程意家的困局
现下还是早上,没轮到“小区一条街”营业的时间,但是很多商家都已经在准备食材,打扫店铺准备中午的营业了。
有些人认识张开畅,招呼道:“小张又来了?店铺出手了?”
他们都以为跟着的蒋蒙是“买主”。
“没有。”张开畅苦笑,“我都挂了叁个月了。”
那些人立马露出同情的表情,“你那店铺位置靠后,确实不好出手。哎,这也不是你的问题,后面的店都倒闭多少家了。”
蒋蒙一路走过去,发现了些不一样的地方。
小吃一条街前面的偏前面的店铺面积都比较小,叁十来坪的样子,店铺里最多也就只能摆放五六张桌子,但也许是因为靠近入口处的关系,普遍都还算经营的下去。有些生意好的店家,把桌椅都摆到了店铺门外。中间开始店铺的面积一下子翻了一倍,看样子足足五六十坪,但是很多店铺都已经“关门大吉”。门上贴着“转让”的告示和联系方式,可怜兮兮的落了一层灰。
一条街不过600多米,他们慢悠悠地走也就走了十几分钟。
这时候蒋蒙才发现,张开畅这个“人才”竟然把店开在了小吃一条街的最里面,最里面还不算什么——竟然是最后一家店铺。
她强忍住吐槽的冲动,看了张开畅半晌才说道:“开畅,你知不知道一句话?叫‘酒香也怕巷子深’?”
况且能做到“倒闭”,这“酒”恐怕也不会香到哪里去。
“我!我当时真没想那么多,中介给我说前面的店铺都卖完了,后面的面积又大价钱还一样,这最后一间当时还有优惠活动,给我打了个九点五折。我一想不是越大越好吗?再加上我隔壁生意是真的很好……”张开畅正解释,蒋蒙往隔壁扫了一眼,是家“麻辣烫”店,生意应该是不错,门外的桌椅也满满当当排了快二十桌,在靠口的这片店铺中,真是独占的“靓丽风景线”。
蒋蒙正打量着,从店铺走出一个中年男子,端着一大盆土豆片和竹签子,看样子是准备串土豆。
这中年男子有些“地中海”,脑袋中间的头发掉的一根不剩,露出的头皮锃明挂亮。
“呦,我当是谁?这不是小张吗?”语调很是阴阳怪气。
张开畅硬扯出一个笑容,“哈哈,袁老板。”
当初他看隔壁麻辣烫生意特别火爆,就想着照猫画虎,也搞了个麻辣烫生意,但是因为味道远不如隔壁,做了两个月就倒闭了。尽管生意不好,但大抵是因为“同行是仇人”的缘故,袁老板对他做同行生意大为不满,一见面讽刺挖苦绝对少不了。
蒋蒙一看这人,乐了,还是上辈子的“老熟人”。
蒋蒙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在大排档做事情,爷爷开的大排档还挺特殊,做什么全凭爷爷的心情,顾客没有点菜的权利。但就算是这样,也天天需要叫号,排队半天最后吃不上是常有的事。
隔壁袁氏麻辣烫就不一样了,他们只做麻辣烫。老板是个老太太,一手辣油熬的爷爷都拍案叫绝,也有很多回头客。老太太是个好人,两家也经常互相走动,蒋蒙小时候也去隔壁蹭过饭,老太太还时不时给蒋蒙一些小零嘴。但坏就坏在老太太的独子特别不争气,这熬辣油的技术和他妈学了个“半瓶子水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