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节
  鱼摊虽小,却也忙,要卖鱼要称鱼还要杀鱼钱,王爸爸一人忙不过来,王妈妈也被捆在鱼摊上帮忙,小王涛没人带,就被父母带着,放在鱼摊子旁边。

  三岁,王涛上了幼儿园,从识字本上认识了数字,每天听爸妈卖鱼算账,他的小脑袋飞速转动。

  他喜欢那些数字,他喜欢算数,那对小王涛而言是很有趣且很轻松的事。

  有天,王妈妈不在,爸爸卖鱼,王涛照例先算出了价格,王爸爸按完计算器算的却不一样。

  王涛小声提醒爸爸算错了,王爸爸生气道:“一边去,别耽误事儿!”

  客人却觉得很有意思,催王爸爸:“你再算一遍嘛,我觉得小朋友算的对的。”

  王爸爸瞪了王涛一眼,又算了一遍,竟然真的是他算错了。

  客人夸了一句:“你这娃娃真不得了,说不定是个天才。”

  这一句话,王爸爸记在了心里,客人走后,他又出了几个算术加减题给王涛算,结果发现,三岁的儿子心算竟然比他摁计算器还快。

  王爸爸又惊又喜,回头就跟老婆说了,夫妻俩高兴得不行,本来想给王涛测智商,听说要交,两人又打了退堂鼓。

  不过,从那以后,王涛就成了自家鱼摊的人肉计算器,王爸爸炫耀一般让儿子在鱼摊帮他算账钱。

  幼儿园也不用上了,他儿子可是天才,那幼儿园老师能教个啥,还浪钱,学死贵。

  王涛成了菜市场里有名的小神童,很多人慕名来他们家摊子买鱼,家里生意好了,王爸爸王妈妈每天都喜得合不拢嘴。

  他们俩想,王涛这名字太平凡了,配不上自己天才儿子,于是趁着孩子还小去改了名,王涛成了王不凡。

  王不凡一点儿都不开心。

  他只喜欢算数,不喜欢很多人围着他,每天重复算几毛几块,也不有趣了。

  很多大人会摸他头捏他脸,他觉得很难受,有次还被一个阿姨的指甲刮伤了。

  他跟爸爸妈妈说,他不想留在鱼摊,想上学,被爸爸骂了一顿。

  王爸爸说:“老子幸幸苦苦挣钱养活你,让你算个帐你都不干,你说你能干个啥?幸苦活你老子我都干完了,你坐着钱还不乐意,不孝顺的玩意儿。”

  王不凡,四岁,给自家鱼摊打工挣钱养活自己,不然就是不孝。

  他越发不爱说话,除了算账报价,别的时候一天说不了几句话。

  王爸爸王妈妈也没在意,他们沉浸在鱼摊的好生意里。

  因为生意变好,钱挣得多了,王爸爸扩大了规模,多租了一个摊位,进更多的鱼卖。

  有王不凡算账,王妈妈不乐意再来鱼摊,她一向不喜欢浑身沾满鱼腥味,于是来得越来越少,平时在家里洗衣做饭干家务,偶尔进货的时候搭把手。

  可惜后来人家看习惯了小孩子算账,而且王不凡年纪越来越大,不像小时候那样稀奇,所以关注的人越来越少。

  王不凡松了口气,王爸爸却很生气,他恨不得让儿子出去吆喝招揽生意,可惜这会儿才发现生了个闷葫芦。

  王不凡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