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一夜成名
�为啥呢?”葛友问。

  “因为文艺片不用太考虑票房,商业片则时时刻刻要接受观众检验,讨好跟风容易成烂片,不讨好观众又不买账。”

  几人点点头,现在商业片难以开展,就是这个问题。

  让普通大众走进电影院,是个开创未来的艰难之路。

  讲故事是门技术活,让观众掏钱那更是难上加难。

  马可有想法,但是绝对不会说,说出来也没人信,过于庞大,还是一步步来实现吧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刘大华在附近找了个民宅,条件还不错,每个月60块,跟马可合租,离酒吧也近。

  黄博和朋友竟然真的面试上了对面的酒吧,成为驻唱乐队,专门邀请马可闲下来过去喝酒。

  不过因为生意不咋的,他们的价格便宜很多,四个人每晚150块,但完全够生活。

  “你说他也想当明星?”刘大华问。

  “不行吗?”

  “你不觉得他太丑了吗?”

  “这可说不好,虽然长相很重要,可演技也重要,人家经历的生活可比你丰富,你为什么像个傻白甜,就是因为生活太顺了。”

  “什么意思,你说我徒有其表?”

  “是的,大华,你的台词和表情都得练,别成天想着女人,仔细观察酒吧来来往往的人群,对着镜子模仿,不然以后很难突破。”马可很诚恳地说。

  “你就是嫉妒我的美,咦,那是张子依吗,她怎么来了?”

  两人站在酒吧门口,看到张子依满头大汗,t恤都湿透了,前胸贴后背,慌慌张张挤过人群。

  她看到马可,笑得跟花儿一样,连忙小跑过来,气喘吁吁打开书包掏东西。

  “马可,你……你出名了。”

  “什么出名了啊?”马可不解地问。

  “不会吧你们,高考分数前天就出来了,不知道吗?”

  “这么快?我还以为下周呢。”

  马可依然很淡定,因为张子依实在太激动,他都不知道是为了啥。

  就算高考成绩出来了,自己也不可能是高考状元啊,仅自己的学校就有好多超级学霸。

  “你上报纸了,知道吗?”

  张子依掏出一张皱巴巴的《青年报》,递给马可。

  上面的标题写着“今年高考又现满分作文——论逆淘汰。”

  一篇不到千字的报道。

  大概就是记者在成绩出来后,第一时间获悉,有篇作文获得了满分,正是江城三中的马可。

  记者还电话采访了三中的校长,以这老头的大嘴巴,马可的所有情况自然被爆出来。

  什么京戏稳上,什么已经跟大导演大明星开始合作剧本之类的,各种添油加醋,把马可硬是形容成新时代的文艺天才。

  最后,还对《论逆淘汰》进行了正儿八经的分析,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