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相逢
  ……

  三月的都城,山野之间还是颇有凉意的。即使抬头一片晴空朗日,到了疏林翠蔓的清幽小径,悄怆寂寥之情就慢慢爬上心头了。

  小径的尽头,便是法华庵的后院门。

  云安像前几次来时一样,将马歇在门旁的草棚里,只是进门的脚步变得无比迟疑。她不知道如何向郑澜开口,而若郑澜无所知,她又怎样场。

  素戴给她出的这个主意,其实终究还要她自己拿主意。

  磨了有一两刻,云安走到了禅院门下。反正也要先问候几句,她便暗示自己只当寻常探望,挤出微笑,挺起胸膛,跨进了院子。

  可是,院子里有人,除了郑澜,还有一个人。

  这个多出来的身影,一下子打破了云安所谓的暗示。原来,既不用问,也不必找,她与郑梦观,注定是要相见的。

  不同于有备而来的云安,郑梦观既不知自己已露行藏,更不料这么快就又见到了云安,且是四目相对,真正的相逢。

  他紧张,惭愧,如临大敌一般,却又不由自主地走上前,直到相离四五步,这股劲才被理智冲醒——这不是梦境,他没有资格,也不能多做些什么。

  旁观的郑澜也不敢动问,心里为这二人忐忑。良久,一步三回首,终究默然进了屋子,将寂静的庭院留给了远别重逢之人。

  云安虽是纹丝未动,但眼里已将郑梦观上下看遍。他果如那门吏形容的一般,已不大像个读书人,比从前黑瘦了些,壮了些,是个行伍之人的样子。

  真见到了,竟轻松了。

  “你是什么时候到长安的?一路都好吧。”云安一笑问道,两手自然的垂在身侧,随意晃了晃。

  郑梦观却是脊背僵直了,看云安这般语态,又是怔然。

  云安都明白,只缓舒了一口气,从身上取出了那枚红布囊,举了过去:“正好,还你东西,门吏捡到给我的。”

  这诚然又让郑梦观一大惊,这才发觉如此重要的贴身之物竟丢了。但似乎,丢得好,丢得极妙,仿佛天意牵系,把心中久盼之人带到了他面前。

  这本是盛装二人结发青丝的布囊。结发之意,同心不弃,放到如今再看,却不知说是贴切,还是有趣了。

  “我是月初才到,然后便……我昨天看到,知道你,后来去了京兆府……你,你没事吧?”郑梦观终于稍微缓和了些,可一时什么都想说,便只能口舌打架。

  “没事了,不然怎么站在这里?”云安自然坦荡,脸上的笑意未减,心想该给郑梦观分一分心,他太慌乱了,没必要。便另道:

  “阿姊大约都告诉你了,我和她是在这里偶遇的。如今她有你帮衬,薛家那处应该能解决了吧。”

  然而,郑梦观此刻无心理会其他,他在努力寻求一个平衡,能暂压心绪,切切地问一问云安——

  从那年九月暮秋,到如今三月仲春,匆匆一别,十八个月。而他们做夫妻的那段时日,也不过是十八个月。十八个月的离别显然增加了十八个月里的亏欠,他就想问云安一句,怨是不怨。

  “你怎么了?这东西不要了?”久未见郑梦观接话,连先前递过去的布囊也不要,云安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