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第四章
�子各处贴着大红喜字,门口还挂着红灯笼,新娘屋子红色龙凤烛已经烧了起来,新床上挂的也是大红帐子,被子是红色的龙凤被。

  客人亲眷都走了,三姑太太没忘送些吃的过来,她们过来人有经验,知道这会儿新娘必是饿着肚子的。

  顾六姑娘贴身伺候的两个大丫鬟,一个叫玉珠,一个叫玉钏,最是妥帖不过的人,接了三姑太太手上的食盒,又客客气气替主子道了谢,把人送了出去。

  张嬷嬷回了正房,把西房的钥匙交给了玉珠让她放好。

  玉钏正把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,伺候姑娘用膳。

  那食盒里放着的是一碗米饭,一碗鸡汤,一碗红烧肉,一叠什锦豆腐,一叠清蒸萝卜丝,另并一盅银耳莲子桂圆羹。

  李家今日办席,厨下自是不缺吃的,三姑太太随意挑了几样拿过来,并未觉得有哪里不妥。

  这吃食普通粗糙得很,同顾六姑娘从前吃的精致饭食没法比。

  顾青瓷只看了一眼就发了脾气,抬手就要去掀桌子,好歹被张嬷嬷劝住了,知道今天是个什么日子,醒过神来自己已嫁了人,这里不再是侯府。

  这就是以后要住的地方了。

  张嬷嬷早就抽空前前后后看了一遍,暗道小是小了些,好歹和那边是分开的,虽开了侧门连成一宅,也没几脚路,但平日自己住着,跟单独一户也差不了什么。

  她们这些下人倒能适应,不过对姑娘来说,就太寒碜了些。

  玉珠将那盅银耳羹端起来哄顾六姑娘吃了些。

  张嬷嬷在一旁开口道:“这边院子里也有厨房,我让她们去收拾开,明儿个就能用,以后姑娘想吃什么都方便。”

  若今日顾青瓷嫁的是个门当户对的人家,张嬷嬷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。

  没规矩,也不成样子。

  没有说新媳妇一进夫家门就私下弄小厨房的,新媳妇进门头一阵,谁不是小心翼翼本本分分伺候公婆,只等站稳脚跟再说,谁会上赶着去戳婆婆的脸,寻不痛快。

  也就是李家,真真切切的贫门,她们姑娘就是做的出格些,也没人敢说什么。

  这么一想,张嬷嬷倒觉出低嫁的一个好处来,起码姑娘不用受婆家的气,不用委屈自己。

  顾青瓷脸色好了些,张嬷嬷又安排了别的事。

  顾青瓷陪嫁过来的人不多,那也有十号人。

  正房有两个耳房,张嬷嬷自己住一间,玉珠玉钏住一间,剩下就只能安排到南房去住,那边有五间,让她们两人住一处正好。

  玉钏一一听了,出了正房,嘱咐小满谷雨两人领着他们过去,收拾好再过来,这边先不需要她们伺候。

  张嬷嬷早发觉李家这边一个伺候的下人都没有。

  寒酸是一回事,却是对她们姑娘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
  这边院子没外人,就能由得姑娘安排了,也不怕顶着谁,没冲突,更没哪家混进来的耳报神。

  天渐渐黑了,顾六姑娘没那么好的脾气坐着等夫君来。

  她自始自终没把这个她嫁的人看在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