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节
  没听够是吧?聊,接着聊!

  韶儒伟晃晃酒杯,一边喝一边说起行业里的事。

  从煦问:“什么是ip?”

  韶儒伟:“我给你举个例子,有本书很火,现在要拍剧,我竞价、出的钱最多,买下了这本的影视版权,这就是ip。”

  聊到这,韶儒伟大谈特谈这些年影视圈的ip开发。

  从煦一副听得很认真的样子,筷子都没动几下,都是陆慎非在帮他夹菜。

  旁边鹏程已经开始擦汗了:不会是真的“欣赏”这秃子吧,这些东西陆慎非不能问?要问韶儒伟?

  韶儒伟已经从ip开发里的选角,聊到了内容改编,再聊回了ip本身。

  “为什么要买小说?”

  “因为完本小说可以直接看出故事内核,ip开发之前,就可以从小说成绩、评论、热度上,看出这个内核这个故事的市场反馈。”

  “市场反馈这一点很重要。”

  “不过我是觉得,ip开发,从版权买来的那一刻起,就和什么网站、作者没关系了。”

  “和他们有什么关系?”

  “故事我买了,版权我付了,钱我花了,想怎么改编都是我的事、公司团队的事,又不用他们出钱出力开发这个项目,还用管他们?”

  “书粉要不是潜在流量,我连他们都不想搭理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韶儒伟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,时不时敬酒、喝酒,再回来接着聊。

  从煦酒杯未碰,筷子未拿,这包间富丽堂皇,饭菜致可口,桌上觥筹交错,他置身其间,却如同隔绝在外,心底静得出奇。

  他想,他原本该在书房的电脑前,如今却在商人们的推杯换盏间。

  而生意人的眼中,只有项目,没有ip,ip不过是他们砸钱买来的商品,这件商品,在他们眼里,花了钱,便可以任由处理。

  道理逻辑上,似乎是对的,可从煦听着,只觉得恶心。

  因为在这包间之外的公共台面上,这些买ip的商人,当初可不是这么承诺的。

  他们的场面话说得很漂亮,说他们看过小说,喜欢这个故事,喜欢里面的角色,他们说想拍出来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
  他们说这个故事很好,值得这个版权价。

  背地里,酒桌上,他们却说,我花了钱的,和原作还有个屁关系。

  从煦把以前都忘了,却心想,那当初的《昨日月光2》,这位邵总,又是带着多大的不屑一顾和傲慢,和剑虹打了一场持续两年的侵权官司。

  事后的十六万赔偿……

  从煦转头,看向韶儒伟搁在桌上的一块表。

  那表恐怕都不止十六万。

  十六万,于这位韶总来说,不过是一场官司后的“尾气”,他不得不花这个钱,就索性“施舍”了,毛毛雨似的,不痛不痒。

  那于当年的他自己又是如何?

  钱,不缺,其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