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节
��,后者笑了笑:“证据并不重要,在围场里发生的事,总得有人为此负起责任,至于有没有勾结,那便见仁见智,让读者们自己去理解。”

  李璃这么说,那便是要推出武宁侯了。

  可是……凭武宁侯的身份,想要推卸责任并不难,除非李璃另有安排?

  “王爷,不知刺客什么时候才能排查完毕,启程回京?”终于顾如是代表众人问出口。

  李璃意味不明地扫了他们一眼,在后者尴尬的目光下道:“那得看皇上什么时候想回宫。”

  “啊?”

  大臣惊讶,却见李璃漫不经心道:“皇兄若是动作快一些,明天就能走,放心,禁军只是为了保护皇上受刺客惊扰,没别的意思。”

  李璃调集禁军纯粹就是吓一吓燕帝,震慑左相和武宁侯,让他们老实一点,至于篡位暂时还真没想法。

  只是这些大臣看禁军来势汹汹,所有人被困在这里,营地气氛紧张,不忧心忡忡,就怕朝廷为此动乱。

  不管有多少理由,皇帝多昏庸,李璃若起事终究是谋反,刻在骨子里的忠君思想,让他们并不愿意接受李璃这样上位。

  而李璃这么说,便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
  至于燕帝的权力架空,反正已经不是一两日了,大臣们各司其职适应的良好,这位只要在龙椅上坐着就行。

  李璃没管他们怎么想,只是说:“赵宇一死,余下的大夏使团被全部看押,这消息通过奸细回传大夏还需要不少时间,足够我们做好准备,不着急,小报可以刊登好几期。”

  李璃说着看向几位大人,面露揶揄,“这几期的头条可就交给几位了,不要觉得不好意思,为官者其中一件责任便是教化万民,不管是谁,只有知晓事情来龙去脉,才能不受他人蒙蔽,这种报道,由权威来写正合适。

  “再者,八卦小报这个平台,初衷便是面向所有人,本王希望它是官民沟通的一个桥梁,拉近彼此距离的纽带,将来大家多写写文章,在上面谈谈人生感悟,说说官场笑谈,显然更为亲切。诸位的眼界和经验都不是普通人所有的,说不定通过字里行间,不仅找到志同道合之人,还能给出入官场仕途的后辈一些启示,走一些弯路,岂不是很有意义?”

  三教九流在一张报纸上,会让八卦小报的内容更加丰富,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,而第一步就是要官老爷们放下架子,这些大学士和重臣便是最好的榜样。

  李璃的话让几位大人不禁深思起来,又不约而同的点头。

  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和阅历,学问已经自成一派,且到了颈瓶,正需要从不同人不同事得到启发。

  人生在世便是一门学问,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经历,多做交流必然是一件好事。

  “王爷说的极是。”

  宋国公瞧着一眼顾如是,低声问:“你是不是早就已经是小报的熟客?”

  “不愧是刑部尚书,慧眼如炬。”顾如是低声一笑,抬了抬手,“顾某两袖清风,家徒四壁,无奈身无长物,只有一根笔杆赚点润笔。”而八卦小报显然给的比一般书商来得丰厚。

  “什么笔名?”

  “咳咳……”顾如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