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:大火真相,徐纺母亲(二更
�推到她面前:“谢谢。”他郑重地说,“谢谢。”

  他住院那年,还只有十四岁,举目无亲。

  如果不是她的父亲,他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,这句‘谢谢’来晚了,但还是得说,得跟家属说。

  一句道谢的话,让唐想泪流满脸,她抬起头,笑着把眼泪擦掉,看着周清让,喊他:“小叔叔,你还记得我吗?你在骆家的那时候,”她比划了一下,“我这么高。”

  周清让投奔骆家那年,他十四岁,唐想还只有五岁。

  骆家的小孩也才一点点大,管他叫臭要饭的,只有唐想追着他喊小叔叔。

  周清让颔首,嘴角有很淡很淡的笑:“记得,你数学不好。”

  唐想念书念得早,那时候,刚上学,因为年纪小,学不好,尤其是数学,一加二她知道等于三,二加一,她就不知道等于几了。

  她便拿着比她的脸还大的书去二楼找小叔叔,软软糯糯地喊:“小叔叔,小叔叔。”小女娃娃迈着两条小短腿,爬到房间的床上,把书放上去,奶声奶气地问,“这题怎么做啊?”

  当时的少年生得唇红齿白,很爱笑,眼睛一笑就弯弯的:“这题昨天教过了。”

  小女娃就懊恼地锤头:“我又给忘了。”

  她好笨啊,又不知道二加一等于几。

  少年耐心好,抓着她的手,教她掰手指数数。

  楼下,女孩在喊:“清让,清让。”

  温温柔柔的声音,是江南水乡来的女孩子。

  小女娃不想数数了,爬下床,扯着少年的校服:“清檬姑姑在喊你。”

  温柔的女孩子在楼下又喊了,说:“吃饭了。”

  楼上的少年应了一句:“来了。”

  那年,周清檬刚来骆家,还不到十七岁,是女孩子最花样的年纪,她带着弟弟前来骆家投奔,骆家将他们姐弟安置在了下人住的小平房里,一楼住的是唐想一家三口,二楼住的是周家姐弟。

  唐想起身:“小叔叔。”

  周清让推动轮椅的手停下,他坐在轮椅上,回头。

  唐想红着眼看他:“车祸。”她哽咽,“我父亲说过,那不是意外。”

  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,已经少了一条腿,羸弱又孤寂活着。

  他没说什么,推着轮椅,走了,消瘦的后背挺得笔直。

  他姐姐出事那天,天气也和今天一样,很冷很冷,下着雨。那天是周一,他住宿,在学校。

  晚上十点,他接到了他姐姐的电话。

  “姐。”

  电话里,喘息声很急,没有人说话。

  他又喊了一句:“姐?”

  他姐在电话里哭着喊:“清让。”

  他吓坏了,从寝室的床上起来,拿了外套就往外跑:“怎么了?”

  “清让,”她还在哭,在喊,“清让,救我……”

  她的声音在发抖,害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