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六十八章,宝贝上学
sp; “为什么拿小的?”

  “因为我要让梨啊。”

  “为什么要让梨呢?”

  “因为我品德好啊......”

  “因为我是个好孩子。”

  “因为我疼母亲,母亲也疼我......”

  三十个孩子和小丫头,给出不同的答案,章乐瑜一一删除回答粗糙,留下相对正确又好听的理由。

  中午,梁宝贝背着她空了的书包回来,用母亲姨娘一起吃饭,把一盘子肉推给秦氏:“宝贝让肉,姨娘吃肉肉。”

  把家里园子新摘的油焖笋推到母亲面前,推的太用力,洒一桌子油汤水。

  “宝贝让笋,娘爱吃笋。”

  又完整的说出孔融让梨这个故事,成功引出承平伯夫人和秦氏的一堆眼泪:“呜呜,宝贝会念书了。”

  先生功不可没,伯夫人这就让人送东西给章先生,章乐瑜午饭也在这里吃,还在教书的那个院子里呢。

  午饭刚送来,章乐瑜招呼着对面的一个老先生,这位是伯夫人亲自到学里请来的先生,章乐瑜教书的时候,他在隔壁房间坐着吃茶看书,或者在院子里散步。

  章乐瑜是个官身,他不能来教书的时候,还是原来这位先生教。

  倘若不是章乐瑜前来,老先生可能会不高兴,毕竟先请的是他,而童子开蒙相当重要,请完张三又请王二,这岂非不相信先请的张三?

  见到是章乐瑜,这位以前在南兴就有名气,是晋王殿下最器重的幕僚,而且这位胆量之大是全国文人居首,无人不佩服他敢上金殿咆哮大骂。

  老先生从请来章乐瑜这件事情里看到承平伯府向宝贝姑娘的重视,这里有殿下的重视吗?

  有吗?

  不可能存在。

  承平伯夫人是个寡妇,外面还有她和殿下的闲话一直传到京里,这位老先生为人持重,他不会随意说话败坏伯夫人的名声。

  章乐瑜也想到这点,他留下来和这位姓杨的老先生说话,为的就是做个解释。

  他说的也是实情:“承平伯在世的时候,我和他多次把酒言欢,伯夫人为抱养孩子受远亲欺负,这南兴也无人不知,总算抱到一个趁心的姑娘,我想和伯爷以前的情分,我毛遂自荐,并非和你老人家抢差使,我不是天天在这里,我不在的时候,宝贝姑娘念书还只能多多仰仗杨先生。”

  杨先生释然,也觉得这个解释让他面上光彩恢复,他也拿出谦虚大度:“夫人请我时,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两岁的孩子可怎么教,看你一上午带着她们玩乐,我也明白了。”

  杨先生乐呵呵道:“你不在的时候,我就这么着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