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节
br />   “爹!娘!战场上刀剑无眼,孩儿如果在战场不幸,请爹娘对两个孩子多加照顾,孩子他娘还年轻,最好劝她再嫁。”毛老大不认为自己命短,但也做好了万一的准备。

  “这...”毛老大父母犹豫,大儿子如果在战场战死,大儿媳又改嫁,两个孙子孙女便是孤儿了,光靠他们两个老人,哪能拉扯到大。

  “爹!娘!不用担心两个孩子,官府会将他们养到十八岁。”吴国士兵如果在战场牺牲,家属会得到一大笔抚恤金,士兵家中未成年的子女由官府发给生活费,一直到子女满十八岁。

  毛老大父母听完儿子解释,在大儿子再三恳求下,才答应如果儿子不幸,儿媳留去自由。

  毛老大交代完一切,第二天一大早跟同村的毛柱子一起返回军营报道。当天下午,毛老大所在部队就从高麻地渡口坐船去了东北郡,一个星期便到了东北郡边境跟周成、卫青的部队会合。

  吴国军队调度迅速,仅仅一个月时间,吴军就有八万大军在唐国边境处驻扎,通过海路和内陆河到东北郡的物资运输船只源源不断,东北郡内河流口岸忙得热火朝天。消息传到唐国王都,唐国王庭上下惊慌失措。

  第 164 章

  赵轩归心似箭,却因为腿部和手臂被魁吉的宝剑划伤不能骑马,只能躺在四轮马车上回国。四轮马车速度没有骑马来得快,赵轩便令伯耀快马赶回赵王都先召集兵马。

  从达城到咽喉口一路都有大道,大道路况不错,适合四轮马车行驶。过了咽喉口城池,进入赵国境内,道路变得崎岖,四轮马车不能行使,赵轩只能换乘马匹赶路。

  从蔚山达城返回赵国王都,赵轩君臣用了八天时间。这时,吴国咽喉口抽调出的两万军队,已经在卫青的带领下向唐国边境行军。王都康城郊外军营选拔出的两万兵力在高麻地渡口整装待发,南埠口岸正紧张地往货船上装着物资,大船由海道北上,稍少的木船由内陆河运到东北郡境内的码头,再用车辆牲畜转运至吴唐边境处。

  伯耀比赵轩早三天赶回王都,拿着赵轩的亲笔手令开始在全国调兵遣将,将伐唐的兵马调集到一起需要十天,而调运军用物资和辎重却得一月左右。赵军全部准备好出征,走到赵唐边境,最起码得一个半月时间。

  赵轩回到王都,连太子府都没有回,先去拜见了赵王。

  “咳咳!竟然昏庸到派刺客行刺轩儿和吴国公子,这唐国主简直是找死?”赵王一边咳着嗽一边数落唐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