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节
��多,但南埠村子中的活很多。村中路两旁要建商铺,村中的祠堂要改建,改建后除了过年过节祭祀用,其他时候将成为学堂。

  为了提高南埠村人的学习兴致,除了六岁以上孩童被强制要求进学,其他村民如果晚上去上夜校习字的,学会一百字,家中赋税每年可以少交一斗,学会两百字少交两斗,以此类推。果然是物质推动文明,此条令一出,改建好的祠堂学校一到晚上,人满为患,南埠村两个只识几百字的老师大呼吃不消,上了半个月,就向郑楚两人求援。

  因为识字的大都是贵族,要请到稍微有学问的人来南埠当老师是不可能的,没有贵族乐意放下架子到南埠为平民授课,郑钰民和楚朝辉为了影响,也不敢在南埠亲自教导村人,只能指派范津晚上到南埠为他们培训,山谷里成年奴隶晚上的文化课,由九岁的霍思华补上,郑钰铭有空也会去指导一二,至于楚朝辉,士兵的文修和武修都由他包办。

  可怜的范津,白天必须在山谷中教导奴隶孩子,晚上要到南埠客串导师,有点空暇时间还得自修,真是忙得上个茅坑都得计算时间。不过范津忙得很开心,山谷给他的物质报酬也很高,今年春节前,范津将在山谷中拥有自己的砖瓦小楼,他是山谷中第三个拥有自己住所的奴隶。

  立冬的时候,郑钰铭和楚朝辉在南埠的知事府落成了。说是府邸,郑钰铭其实是把它当办公处建造的。府邸落成之日,楚朝辉停止训练一天,跟郑钰铭一起在新府邸举办了庆贺新居宴席。

  公子光闻讯亲自前来祝贺,达城的一众贵族,眼见城主大人都亲自前往了,连忙跟随而至,负责收贺礼的吴大差点把一支毛笔写断。

  南埠知事府房子不多,但院子足够大,郑钰铭在得知公子光将亲临时,便命人在院子搭建芦棚,屋子里坐不下就安排到芦棚里。

  南埠的新居宴不是达城最豪华的一次宴席,但绝对是令人记忆深刻的一次宴席。山谷奴隶厨师在苏妇的带领下,烹调食物是用了拌、炒、烧、煮、蒸、炸、爆、煎、熬、烩、拔丝、溜。相对于只吃过简单烹调食物的贵族们,被苏妇五花八门的烹调手段弄花了眼。苏妇的厨艺是郑钰铭边吃饭边教导出来的。

  山谷温室里的一些蔬菜今天并没有上桌,郑钰铭怕反时节的菜会引起贵族们侧目,只上了些时令菜。像红薯做成了拔丝,南瓜做成了南瓜饼,大豆做成了豆腐和豆干,糯米做成了八宝饭,稻田捕捉到的螃蟹被清蒸。

  “这红薯原来不但可以煮,还可以油煎拔丝,味道比煮好太多了。”陈蒙特别喜欢红薯,三天两头派人到南埠要红薯,郑钰铭怕种薯留得不够,jing告陈蒙再这么吃下去,明年陈氏的红薯苗就要给他吃光。陈蒙一听连忙停止索要红薯行为。今天的宴席上,他可以大饱口福了。

  “郑卿,这是何物?颜色真是美极。”公子光举着一块南瓜饼。

  “这是南瓜,可以健脾,预防胃炎,防治夜盲症,护肝。”其实南瓜还可以使皮肤变得细嫩,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。郑钰铭觉得对男人来说,美容很次要,至于中和致癌物质,说出来公子光也不懂。

  “哦,竟是这样好物!”公子光咬了一口品尝后,对着魏慎说道:“魏舍人,你胃不好,多吃点这稀罕物。”

  “是!公子。”魏慎神色动容,公子光对他的身体非常关心,魏慎只要身体有点不适,公子光得知后会坐立不安。

  “到明年此物就可以大大种植,到那时魏大人可以经常品用。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