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节
�维子之故,使我不能息兮。”

  郑钰铭还没等楚朝辉背完,就抱着肚子大笑,楚朝辉什么诗不去背,竟然背了首少女思念恋人的情诗,把183厘米高的大汉代入成娇小的少女,郑钰铭怎么能忍住不笑。

  楚朝辉微笑着看着郑钰铭大笑,再没有出声,只是等郑钰铭睡着后,才轻轻念了一句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”

  第 40章

  余奎在山谷呆了半个月后,便带着大壮去了吴国都城康。余奎对外身份是个陶瓷老板,所带的商品就是山谷中刚研制出的一批瓷器。

  商代的时候,人们已经烧制出釉陶胎质薄,硬度高,胎釉结合紧密吸水率低的瓷器,这些瓷器因为烧制温度太低,烧制出来的瓷器显得很粗糙,这种瓷器称为‘原始瓷器’。这时候的人们使用的生活器具,除了青铜器皿就是这种原始瓷器。真正的瓷器是在唐朝中期出现,唐代富有盛名的唐三彩是二者之间的演变时期作品。

  郑钰铭从电脑中打印出来的资料里翻到烧制瓷器的简单步骤,砌了保温窑炉,使用山谷北部富含的石英瓷土做胚(北部的石英石也是制作玻璃的原料),用鼓风增氧,将烧成温度增高到1200度,给瓷胚上釉,试验烧制出了白色和青色瓷器。

  这个时空的人们还不知道使用煤炭做燃料,只知道用煤晶雕刻成工艺品,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,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 。

  瓷器的烧制温度必须在1200度以上,郑钰铭在达城周围没有寻找到煤炭,山谷使用的燃料是优质木炭,烧制优质木炭很费木材和人力,所以烧制瓷器代价很大,山谷的瓷窑烧出的瓷器非常之少。

  这些瓷器烧出后,郑钰铭没打算在达城周围出售,本来准备找个可靠的商人到远方诸侯国高价出售,现在余奎要去吴都城康,这批瓷器便交由他带去做经营物品,当然,为了不让外界人知道山谷产瓷,余奎带去的瓷器声称是从南方商人那里购得,南方商人又是从南方海外海岛购买得到。

  余奎走后不久便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。在这个时空,八月十五不叫中秋节,而是叫月节。本来是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,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、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。发展到耕种社会后,因为再过一个月将是秋收,这个月节慢慢演变成对月祈盼丰收、幸福。

  郑钰铭和楚朝辉每个月都会去达城拜见蔚山君,每次去必备礼物。月节是个很盛大的节日,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,这次两人去参加达城城主主办的月节,贡献的礼物很丰厚,花纹精美的黑色、青色、白色提花布各三匹,一骡车的白纸,防治瘟疫的青蒿丸,两筐红薯。其中的黑色提花布是专为蔚山君染制。

  大秦以黑为贵,大秦刚建国时,只有天子可以用正黑颜色制衣冠,诸侯国的国君只能用浅黑色。随着大秦对诸侯国的控制越来越薄弱,诸侯国对天子的礼仪遵守越来越随便,不但诸侯国君使用正黑色的锦帛制衣,诸侯的儿孙也使用上了正黑色。所以在大秦,你要看到谁穿了黑色衣冠,那人不是诸侯国国君,便是诸侯国的王子王孙。

  月节从八月十五的已时(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)正式开始,要到亥时(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)才会结束,对这时空的人们来说,是名副其实的日夜狂欢。

  这次跟随郑楚两人去达城的人数最多,有吴大夫妻、霍家兄妹、卫青和口技艺人兼教师范津、巫医姜圭。

  带吴大夫妻去是想提高吴大夫妻的身份,带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