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节
��的窗纸向外看,秋伯老了,当初宽厚壮实的胸膛如今只看得到日益弯折的背影。洪亮爽朗的大笑再听不见,埋首花草丛中的老者连鬓边花白的头发都显出那么一丝枯涩。

  叶青羽静静看他,仿佛看见多年后的自己。守着这个悄然无声的院子,没有波澜壮阔,没有高`潮迭起,甚至没有大悲大喜,没有生离死别,就这么寂寂无声地死去,一如当日寂寂无声地出生。

  手中的笔再难继续,一滴墨汁重重跌在纸上,毁了一篇笔画工整的经文。近来叶青羽开始学着抄经,巷口那户人家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嬷曾在门外跟秋伯聊天,说抄经有助心气平和。叶青羽原先听过就忘了,这些日子却又奇怪地记起来。时间大约是温雅臣走后。

  “虽说入春了,夜里仍旧冷得很。公子出门记得多披件衣裳。”多余的叶片被剪去,秋伯举着剪子埋头几番摆弄,陶盆中的罗汉松立刻气态俨然,巍巍仿佛利于高山之巅。

  “我明白。”

  院门被拍得山响,秋伯匆匆起身去应门。

  门开了,烟雨如织,隔着早春盎然的新绿,叶青羽看见了院门外盖着青苔的高墙,也看见了跌跌撞撞闯进来的温雅臣。

  咚咚、咚咚——激烈的敲门声似乎还未停止,淹没了淅沥的雨声,充斥着叶青羽的耳朵。

  “公子,在下如约而来。”

  他淋了一头一脸的雨,誉满京都的将府败家子或许从未有过如此不堪的时刻,湿漉漉的头发从珠冠中散落而下,挂着雨滴潦草地贴在颊边。宝蓝色的锦袍也湿了,肩头下摆的华丽团花被水渍晕染成更为深重的颜色。

  “如约?”叶青羽疑惑。那日临走时,这位温少匆忙得更像是被捉奸后的落荒而逃,压根没有什么再定约会的心情。

  站在院中的青年有几分陌生,又有几分熟悉。仰首微笑的骄傲身姿依旧,坦然赤诚的神情同样依旧。

  “当日在下说过,我会再来。”他毫不迟疑地打断他的话,脸上的微笑因语气的凝重而化为严肃,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”

  “那么阁下的来意是?”

  他抬手整理衣襟,双手抱拳,弯腰深施一礼:“向公子赔罪。”

  叶青羽沉着看着他笑吟吟的脸:“你我不过萍水相逢,温少何出此言?”

  “当日酒醉,怠慢公子,在下惭愧。”其实是在与朱家大少的闲聊中,无意发现小倌云云皆是一场误会,那天清早的种种骄慢轻鄙就这般被风轻云淡的一笔带过了。温雅臣微笑着站立在这座四处绿意盎然的院子里,努力收敛神情,望着眼前依旧一脸狐疑地叶青羽,“公子高洁,不容轻侮。”

  “哦?你怎知我高洁?”叶青羽反问。

  他渊渟岳峙,从容立在原地,言语不见丝毫迟滞:“在下酒后失途夜宿街头,公子救我,是谓善。在下满身污秽腥臭难闻,公子留我,是谓诚。在下醉后失态贻笑大方,公子容我,是谓仁。在下出言不逊以财相侮,公子悉数还我,是谓信。而今,在下唐突登门莽撞而入,公子仍肯见我,是谓礼。如此善、诚、仁、信、礼,不谓高洁,又何为高洁?”

  “世人皆道,将军府温少机敏聪慧,巧言善辩,而今看来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传说中的绣花枕头原来并非愚钝迟笨,叶青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。

 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