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节
  正说话间,一行三人已来到了他们这次的目的地——平民聚集地一户民宅。

  因为屋内发生了命案,早有附近的老百姓将整个屋子围得水泄不通,仵作们则忙着控制这些百姓,尽可能将现场保护起来。

  此时左监领唐泰已经在现场做初步检查了,见周长风等人来了,便主动迎出来,汇报了一下大致情况:“死者是这宅子的主人,男性,四十多岁,独居。今早邻居发现他缢死在自家房梁上。”

  “自杀?”周长风撇了撇嘴,这种没有悬念的案子让他顿时兴致大减。

  唐泰显然十分了解他的脾性,笑道:“若真是自杀案,属下还敢劳烦您周大人大驾光临么?”

  周长风一听又来了精神:“那你具体说说,怎么回事?”

  “属下原本也以为只是普通自杀,但是邻里说这男子心性豁达,不像是会自杀的人。况且他生前未留遗书,就这么匆匆自我了断,总归有些不合情理。于是属下仔细盘问了他的左邻右舍,昨晚上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进入他家,结果这一问,还真被我问出疑点来了。”

  唐泰说着,指了指宅子的窗户:“这屋子前后都有窗,用纸糊着,晚上点灯之后能映出模糊的人影。住在前边的那户人家和住在后边的那户人家,都说他们在熄灯前曾看见窗户上只倒映出一个人影,认为屋子里除了死者应该别无他人。

  “但问题是,前面那户人家看到的人影是站着的,而后面那户人家看到的人影是坐着的。可见,这两户人家中,必定有一户是在撒谎。”

  周长风听了,道:“所以你认为,撒谎的那一户就是此案凶手?”

  唐泰笃定地点了点头:“十有八九就是凶手了,否则为什么要撒谎?我已命人将这两位目击者暂时扣留,待进一步审讯。”

  却听伶舟在一旁喃喃自语:“那倒未必……”

  韶宁和转头轻轻呵斥了他一句:“周大人办案,你别胡乱插嘴。”

  却见周长风眯了眯眼,饶有兴趣地问:“伶舟,你倒是说说,怎么个未必法?”

  第二十七章

  伶舟指了指屋内的烛台:“我刚才看了一下,整个屋子里,只有这一只烛台,放置在屋子中央的桌案上。桌案北面有一张椅子,说明屋主人一般是面南而坐,晚上点灯之后,如果屋主人是坐在桌案前的,那么后边那一户人家就能看到屋主人坐着的身影;如果屋主人站起身来走到桌案的另一边,那么前边那一户人家,就能看到屋主人站着的身影。

  “但是,这两户人家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看到屋主人的身影,他要么在桌案前面,要么在桌案后面,因为烛光只能照射出一边的影子,不可能同时在两边的窗户上照出同一个人的身影。”

  唐泰顺着他的思路道:“所以你的意思,要么两户人家不是在同一时间看到同一个人,要么……”

  “屋里还有第二个人存在。”周长风接了口,“而且这个人,极有可能就是凶手。”

  伶舟点头道:“所以我认为,不能武断地判定两户人家中有一户撒了谎,或许他们说的都是真话。”

  周长风笑了笑,转头看向韶宁和:“宁和,还是请你先判断一下,这案子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