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节
  还有白书启,也想加进来,但是被小宝给拒绝了,他是真的不想和白书启太沾边。

  最后确定三个人,就是小宝,陈向杰还有刘柏明,三个人分别小宝百分之五十的股份,陈向杰和刘柏明一人百分之二十五。

  本来就是慈善公司,就不留备用股份给管理公司的人了。

  因为工作日小宝要上课,所以注册这事自然就落到了在京城的陈向杰身上,因为是慈善公司,公司的名字干脆就叫希望公司,先期先资助偏远山区的学校为主,至于赚钱的分公司,则分为两个,一个是做服装生意,一个则是餐饮。

  这两个还是小宝想的办法,从古到今,人都离不开吃穿,所以做这两个行业最好。

  陈向杰他和刘柏明也很赞同这个想法,所以他才一说,他们马上就同意了。

  关于公司组建还有实行,小宝因为是学生,心安理得的丢给了令两个股东,这让陈向杰和刘柏明哭笑不得。

  不过小宝也想着,等以后大学毕业,要不要就留在这公司上班,这样才不会出现贪污的人。

  、第42章 关系进展

  两千万在这时候绝对相当于十年后的两亿,所以公司筹办的很快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公司已经开张。

  陈向杰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经理,姓郑,今年才三十岁,长得很儒雅,能力很好,上任一周后就收购了京城的一家服装厂和食品加工厂,并且还有一个养殖厂。

  按照他说的,养殖场早晚都需要,正好见到一个就收购下来了。

  基于陈向杰很信任这个郑经理,小宝对他也很放心,因为他知道,陈向杰不会拿慈善公司来开玩笑。

  郑经理也没有辜负陈向杰的信任,他在任职一个月后,就在京城开下两家饭店,又在一个月后,将一些偏远山区的信息交给小宝,让他选择第一个乡村来投资建设第一座希望小学。

  其实要真说起来,小宝自己家乡的小学现在也处于落后水平,但是相交郑经理给他的资料,小宝的家乡至少还有个祠堂能改建成学校,真正贫困的地方,学校连个窗户都没有,甚至连桌椅都没。

  看到资料上的照片,小宝真的哪里都想建一座学校,可惜,他手头上的资金不够,他不能意气用事,为了更长久的慈善,必须在这中间选一个最需要学校的地方。

  “就选g省吧。”小宝拿出一份资料,说道。

  g省地处丘陵地带,山比较多,经济一直不好,而小宝所选的这个地方,更是经济不好中的不好,绝对的贫困乡。

  整个乡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村子,却只有一个小学,就建在山脚下,学校很破,显得摇摇欲坠,一旦下一场大雨,估计这房子就会塌,更可怕的是,万一泥石流,学校绝对会被掩埋。

  郑经理看了一眼,严肃道:“好的,我这就下去准备。”这也是他选择的地方,但是又怕张小宝有想法,所以让他自己来选择。

  那边筹备的差不多,郑经理还需要去实地考察,这是小宝在公司成立后就说明的,每一个地方,都必须实地考察,这样才能建立最好、最实用的学校。

  另外,公司成立后,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,钱都不能通过当地政府,必须将钱用到实处,更不能做豆腐渣工程,所以必须派人监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