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、有家可回的十三郎3
>   正巧十叁郎拎着早餐放到余有年的化妆桌上,“怎么外卖比你还早到。”

  余有年眼睛像旧车在雪路上打滑,“不是我点的。”

  十叁郎灵活地摆出一个窥见秘密的表情,忽而小声问道:“她会来看吗?”

  余有年点头,“尾场。”

  “那你前面的表演呢?她不来看?”

  “他忙。”

  十叁郎喊来自己的经纪人:“你拍一下有年今天演的那几幕,然后发给他。”

  十叁郎的照顾入微让余有年有一瞬间分不清戏里戏外。

  戏里,十叁郎不仅是一个凡事做到极致,就连命运也很极端化的一个人。他出生于名门,一个爹,十二个娘,亲生那个死于难产,家里排第十叁就叫他“十叁郎”了。十叁郎平时除了爱气他爹,还爱赏粤剧。考上大学那年他对同学的表妹lily一见钟情,远赴千里追爱失败之后,把情感写进戏曲里,这一撰就成了代表作,由赏识他才华的红伶亲身演唱。

  十叁郎凭着那转得比谁都快的脑袋,很快成为了粤剧编剧大师。别人一个脑袋对付一个剧本,他能同时写好几个剧本,因为写得快,还聘请了替他抄词谱的人,可惜谁也跟不上他的速度。一个青年代替熟人来抄词谱,十叁郎无意间觅得知音,也是他这一辈子唯一一个徒弟,唐涤生。十叁郎于唐涤生亦师亦友,唐涤生于十叁郎一块可打磨的宝石。

  与普通人不一样,十叁郎的人生有一条十分明确的分水线,前半辈子有多风光,后半辈子就有多困迫。四十年代打仗,那会儿没戏唱了,十叁郎忍痛将一心想继续跟他学师的唐涤生赶跑,他不愿做个束缚大鹰的金丝鸟笼。徒弟一走,十叁郎便去军中继续写戏,只为劳军。他写的都是爱国情怀,高尚情操,以此熏陶时刻等着上战场抗敌的士兵。然而沉醉的人只有他自己,士兵爱看的是别台的戏,有女人有酥胸有长腿。十叁郎一气之下揍了那个把坦胸露股当作卖点的编剧,解恨之余这军里再也容不下他。

  战后为了糊口,十叁郎也接过剧本编写的工作,只是他仍把那套导人向善,做人要顶天立地的想法融汇在剧本里,与当时的市场打对台,没有人敢再找他写剧本。就在他人生走下坡,仍抱着志气与混世较真的时候,他重遇多年前一见钟情的lily。可惜lily不再认得没有饱食没有华衣的十叁郎,那副曾被lily认作十叁郎标志的眼镜更被摔坏了。十叁郎伤痛沮丧之际从回家的火车上一跃而下。

  人救回来了,却从此和那只剩一块镜片的眼镜一样,一半疯癫,一半清醒。要说他走到末路,那也不是,当初带他入行的红伶想留露宿街头的他,才华倾世名利双的徒弟也想让他重新振作。就在十叁郎要在下坡路折返往高处走时,唐涤生死了,死在自己新戏首演当天。十叁郎痛失知己,粤剧界痛失英才,世界痛失真诚。世间再也没有值得十叁郎保持清醒的人和事。

  苟且偷生的十叁郎在寺里当起了导游。来来往往客人甚多,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,他从一名客人口中得知家父的死讯。自此他连导游也不当了,在大街小巷神出鬼没。

  最后,十叁郎死在一个严冬的街头。

  余有年上台的时候,虽然他演的角色已经出现在场刊里,但还是引起观众的讨论,当然,是像老鼠交头接耳那样小声。只见他跟在恃才傲物的十叁郎身边,抄写十叁郎口中快速编制的词和谱。他兴致一到,见缝插针地为十叁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