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、赛场上队友软脚,赵承言力挽狂澜
/>   社会细化,因此企业就会要一个只会拧螺丝的专才,而不要一个精通各种工种的全才嘛?

  对方辩友说人的精力有限,成不了全才,就是说全才更好,但是你做不到,是不是?

  这两个问题有点偏,没事儿,赶紧给他们!

  赵承言刚要递纸条,李欢已经站起来了。

  需要说明的是,这个比赛的赛制不知道是哪里借鉴的,十分扯淡,立论之后,是包括一辩以内的辩手,轮流和对面进行“提问”、“回答”。

  并没有能很有效率的质询环节,也没有继续的申论环节。

  李欢:“对方辩友,你们说通才更好,请问马云身为全才,是不是比很多通才都要好呢?”

  正方四辩:“对方辩友,我们开始就说了,不谈那些十分厉害的人,我们要谈的是大学生......好的我发言结束。”

  赵承言此时摔笔的冲动都有,双方的论点前提都是针对大学生谈,怎么还自己打自己脸呢!好在,薛涵看到了他的字条,情况好了许多。

  终于,对方一辩提问到了他。

  “对方四辩,请您回答我,一个全才在技术上没有专才厉害,他谈何适应社会呢?”

  赵承言宛若一头脱缰野马,蹭一下窜了起来。

  “这一分钟,我解释掉你所有疑惑。首先,你们认为社会是分工细化,对,但是也不对。因为我们都承认,今天我们是对大学生说话,大学生眼中的社会,不是分工细化,而是压力山大。重点不在于你手里的金刚钻,而在于你能不能找到瓷器活。”

  “我们是理工科学校,出去一个毕业生,说我就会磨锤子,我磨制的锤子天下无双,闪闪发光。面试官问我,你会不会机床,不会滚蛋,还得重新教。”

  “再来,你们说人才要跟进知识,我请教你,我学会了机床操纵,系统更新了,我用深入挖掘吗?我用把机床拆了研究研究吗?我使用的时候是不是还是会用就行了!知识是有主次的,是有不同的,全才是要用知识的力量,而不是成为所有知识的奴隶。”

  “还有,你告诉我专才才能用好知识,还是那个例子,我一边用机床加工,另一边磨锤子,怎么就加工的不比你更好,谢谢!”

  赵承言语速飞快,压着时间坐了下来,和以前相比,没那么从容,不过作用还是很大的。三个评委都微笑的看着他。

  还有一轮提问。

  “我有三个问题,希望您做一个记录,一起回答。第一、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,你只会一种技术,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。第二,如果您方专才指的就是科研人员,请问社会上大多数的大学生,应该何去何从?第三,您方今天立场背后的价值倡导,是不是让我们大学生只要学习某一种东西,别的都可以不用考虑?回答吧,不要漏掉。”

  反方一辩有些慌了,拿起稿子,重新把立论读了一遍。

  接下来的自由辩论,赵承言按住了三个队友,以自己曾经的拳击手直觉,以快打慢。反方毕竟是刚接触辩论的新手,在这种攻势下,只顾着自己解释,平白无故浪费了大量时间。给正方留下了大概一分钟的陈词时间。

  赵承言又站了起来:“评委们好,我今天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