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2 货币大势
�看行业工资和双方盈利对比就很清楚。

  金融越发达,产品越是套路多,实体企业的利益就越微薄,实际经营者积极性流失,最终都不免落个企业转手的结果。

  实体企业的困境,同行都清楚,因此转手也往往都是转到金融家手里,他们并不关心企业发展,只要账面上够让他们继续在金融市场上割韭菜就行。

  糟糕的环境留不住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,到怪兽危机之前,e国工业已经衰败到极致,造汽车,用“百”做年产量单位,飞机发动机的产量单位是“十”,重型工程机具已经完全没有制造能力,甚至连曾经已经实现的运载火箭都给放弃了!

  基本没有实体工业的七千万人,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,本质和殖民没有区别,都是靠全世界吸血养自己。

  a国与e国的路线很相似,只是当年立国战争留下的全民持枪传统,和后来出于对世界地位的执着,养出来个军工复合体。围绕着该体系展开的工业集群,始终维持着一定的规模,而且并不打算像e国一样自断手脚。

  很可惜,a国最终也被军工复合体无尽的贪婪给带到沟里了,毫无目标的满世界打仗,债务越堆越高,最终不得不开核动力印钞。然后a国发现核动力印钞不管印多少,都流不到实体企业里,一点就业没增加,全捐给金融圈了。

  而此时金融圈的资产规模占比已经大到不能崩,印钞机必须无限印下去,直到对金钱的欲望,淹没这个年轻的国度。

  a币现在的贬值,也是基于这个怪圈。

  大家都不是傻子,你印钞克制一点,大家看在它家军事实力的面子上,愿意相信那些沾着油墨的纸能买到东西。

  你都无限印了,傻子都知道是想用废纸买原材料和制成品,维持内部的物价,只要不是被枪口顶在脑门上,必然要降低a币交易的比例。

  不管是工业荒废还是无限印钱,现在都无所谓了,按此时的局面发展下去,等不到货币体系崩溃,工业体系就要先遭殃。

  全球工业发展了几百年还搞不定每周一次的怪兽洗礼,等工业体系因原材料问题彻底停转时,想反攻更是难于登天。

  人类真正重要的,还在天上。

  鲲鹏空间站。

  九月初,重力环的第三阶段既最外圈,已经完成支撑结构件的搭建,站内的人员在二级重力段完工后的几个月里,主要任务都是做空间站的内外装修。

  二级重力段有两层,宽度比一级多了30%,仍然不是人员的最终休息区,不过外圈的工程量比较大,短期内无法闭合,二级的一部分暂时用于人员居住,大部分区域则是主要值班区、工作区。

  虽然位于十分空旷的同步轨道,地表事发后能依靠的只有月表基地,为了让鲲鹏空间站在意外情况下能更持久的运行下去,仍需要一定的生产和资源再利用能力。

  受限于条件,鲲鹏空间站的生产和再利用范围比较狭窄,设备也更简单。

  生产方面,主要是食品加工。再利用除了常规的水、氧、碳循环等,只涉及四种指定钢和三种指定塑料。

  把范围缩小到这个地步,鲲鹏空间站的人口也比较有限,垃圾再分类就不是个特别难完成的工作,而地表就是为此定制规则,自然也考虑到了自动分选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