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7 粒子流武器应用
的线芯。

  这线有多细?

  儿童头发丝的直径在三十到四十微米之间,意味着一根小孩头发抽空可以做出个三芯小电缆,空间还有富裕。

  这款超细线芯出来之前,c国量产的最细线芯直径是40到50微米,继续做细容易断裂,也没有相应需求。

  不过能保持连续加工的线芯做出来,绝缘漆却拉了。

  现有的喷漆技术,喷出来的漆面至少都要四十微米,才能做到没有孔隙。

  漆包线是烤漆,凝固和收缩会让厚度好一点,也没好到哪去,超导线传递的电流,可不是几十几百安培这么点,绝缘是刚需。

  结果就这一个项目协调各方支援,折腾了半年时间,才给弄出最终直径35微米以下的漆包线,如果放大看,这绝缘层比例跟平时所见的普通塑料皮电线差不多。

  还是粗,但是为确保绝缘性能,已经没办法再做细了。

  大牛们还在那闷头改工艺呢,结果上面一纸命令,要求必须在年底前至少小批量装备,有问题以后再解决。

  没办法,只能硬上。

  加速器给出三个线路一起推进。

  一个是单线线圈;一个是类似轨道发射器的线圈集合,既加速环外面是一个个类似变压器线圈的完整线圈排列出来的;最后一个线路是绞线。

  其中绞线也是利用刚刚改进的工艺做的,用六根线绞起来,烤漆,做成最终直径八十微米的绞线。优势是强度大,在超导启动之前能通过更大的电流,给射流加速时,各节点热量也更为均衡。

  没太多意外,最终绞线获胜。

  单线线圈的可靠度太差,室外试验场都会烧断,甚至有缠线过程种线芯就断掉的情况,技术太不成熟,放到坦克之类的载具上,根本不用打了。

  线圈集合的复杂度相对于载具武器而言,还是太高了点,在加上冷却需求,全系统重量、成本都高了点。

  强行闯关之后,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情况,射程不够。

  项目组按现行装备的电磁坦克的炮体为重量基准,制作了一门实验炮,结果往外面三千米就没有杀伤力了。

  但必须要强调一点,不愧是外星武器,这东西在五百米内的破坏力十分惊人,直接把一米厚的均质钢锭,给烧穿了个窟窿。

  击穿一米均质装甲好像有点弱,毕竟坦克炮的穿甲弹都能打到1500毫米了,问题是损耗。

  粒子流武器,一次发射只消耗一百克碳酸盐,一发120mm穿甲弹,哪怕装药少一点,也得十五公斤起步吧。

  这意味着使用粒子流武器的坦克平台,只要能对接城市电网,单场战斗中弹药几乎是无限制的。

  可惜,再强,也掩盖不了它现在攻击距离不够的缺陷。

  项目组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什么好办法,必须增加全炮重量。

  上面也不含糊,章子一盖,按155mm自走炮的火炮系统及动力系统重量设计。

  现在八倍体和十六倍体钠电池的产量各自都有提升,全电电磁坦克也有少量列装,动力系统重量自然也包括燃油等附加重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