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“刘邦的开国功臣们”
“可能是匈奴,也可能是东胡,总之不管如何,如今没有陛下镇压,没有兄长统领,那些蛮夷们的心,却又是活络起来了。”
因为狼烟,也因为已经来到了长城脚下,于是方晓一行人决定不再隐匿身形,纵然不能光明正大的纵马于驰道之上,但总归可以放开马速全力驰骋。
于是第第三天的傍晚,当火红的日头,沉沉的挂在苍茫的蓝天尽头之时,方晓终于回到了北地秦军的驻扎之处。
大秦的北疆起自陇西而终止九原,三十万北疆军团,便依次驻扎在沿途的长城和城郭之内,而九原,便是北地秦军的首脑所在。
将军府中,王离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白头将军,一时间心中居然生出恍如隔世之感。
若放到从前,对于李信王离定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的,可现在,在听方晓说过此次代郡之行的经过之后,他心中对于李信就只剩下了浓浓的钦佩。
“只可惜,蒙恬将军不能在回北地,带领我们共击匈奴了!”
一个多月不见,王离脸上的胡须又浓密了许多,而他眼中也是平添了许多愁容。
如今的王离还不到而立之年,这幅本来应该是蒙恬挑着的担子,对于现在的他来说,还是太过沉重了一些。
“王离将军,我等归来之时,见长城之上,有烽火燃起,可是彼蛮夷之辈,又来寇边了?”
沉默少许,还是方晓打破了沉默,端起杯盏,饮了一口,这才将话题引到了军事之上。
“这些日子,是有匈奴与东胡数次寇边,但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,皆一一被我军打退!”
说到军事,王离脸上的愁容消散了不少,只见他似是想起了什么一样,轻轻拍了一下大腿,随后用十分钦佩的目光看向方晓,语气又是惊奇,又是赞叹道,“长公子真是慧眼识人,不……唉……我,末将也不知该如何说才好了。”
“哦?”
一听这话,方晓眼前一亮顿时来了精神,可害的蒙毅与李信,却是一头雾水,不知道这位小小王将军犯了什么毛病,话说的好好的,咋就突然嗟叹起来了?
“将军可是按我给你那名单找寻,已经有了收获了?”
“然也!”
应和之间王离便将这些日子来发生的事情缓缓道来。
原来当日在方晓离开北地之后,王离便自军中找来一二能够信任,同时又精通地理的能干斥候,着他们带着方晓给与的那份名单,快马前往楚地“公干”。
到底王离这北方军团的将军,乃是始皇帝“遗诏”所命,是以此番“公干”到了地方上,自然无有不倾力配合之理。
于是有的斥候便很容易的找到了自己名单上的那些所谓“英杰”,而一路快马加鞭之下,甚至有人还不等方晓到达代地,便已经回到了北地秦军之中。
“长公子让我找的这些人,真是各个都有奇才,比如那灌婴、周勃,不但勇力过人,而且对于行伍兵阵之说也是十分精通,再说那樊哙,看起来五大三粗,但是论起勇敢,却真是能够以一当十!”
也不知是尬吹方晓还是那些“后来的大汉开国功臣”真就这么出色,居然惹得王离说道兴奋之处,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