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帝到莒
��国君臣皆小人也,待寡人回国,必给他一个教训。”

  数日后,齐王地过邹,闻邹国国君曹牙薨。

  齐王地念及自己与邹子的交情,便开口道:“昔日,邹子牙曾数次去临淄朝见寡人(邹国曹姓,子爵,国君姓曹名牙,称邹子牙),今其薨,寡人过邹,理应当吊。”

  说着,齐王地对夷维子道:“贤卿,你去通知一声,就说东帝吊丧,让邹国君臣准备一番。”

  “唯。”

  不久,夷维子向邹国君臣通报了齐王地来吊丧的事,并对即位的邹子夯道:“天子吊丧,丧主一定要把灵柩转换方向,在南面安放朝北的灵位,然后天子面向南吊丧。”

  邹相沈钜闻之,怒而拔出佩剑,然后将剑放在自己脖子上:“如果东帝一定要这样,那臣就自好与先王一起去了。”

  接着,邹臣皆拔剑引颈道:“如果东帝一定要如此,那我们宁可自尽。”

  不久,夷维子归,俱告邹国事。

  齐王地怒道:“寡人去吊丧,这是给邹国脸面,结果邹国君臣却是不识好歹,不接受寡人的好意。”

  一侧的墨者黄黔闻之,立即将头撇向一侧,不敢让齐王地看到他充满怒火的双眼。

  此时此刻,虽然齐王地是他要保护的敌人,虽然齐王地对燕国有大用,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屡屡生出要砍死他的冲动。

  ···

  接着,齐王地一路东行。

  六天后,十月二十日,齐王地到莒,被莒大夫向子迎入莒城。

  当日。齐王地得知淳于齐军两战皆败后,田冀与即墨大夫都不敢出城迎敌,顿时怒道:“这么长时间过去了,不想子冀还是如此胆怯无能,不仅两战皆败,而且还不敢出城迎敌。”

  向子一听,对公子冀颇有好感的他,立即开口道:“大王,臣以为此非胆怯也,实则是不能耳。

  即墨大夫的本事,大王也是知道的,他虽然知兵,但他能力还是不如叛逆触子以及前大将军达子,连触子与达子都败在乐毅手上,更何况是即墨大夫呢!

  故而此事也怨不得公子冀,还有即墨大夫。”

  “嗯!”齐王地沉吟了一下,应道:“贤卿说的也有些道理,这事的确不怪子冀。”

  此时,墨者黄黔开口道:“大王,臣以为淳于两战皆败,最大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。那乐毅同时兼任燕相、赵相,领军作战从未失败,可见其用兵之道了得。

  面对这样的名将,如果没有在用兵之道超过他的人,用相当的兵力对阵,岂有不输的道理。

  所以说,兵力不足,这就是公子与即墨大夫最大的失误。”

  齐王地闻言,深以为然的点头道:“贤卿言之有理,自己手中现在才十余万大军,兵力与燕军相当,也难怪打不过燕军。”

  黄黔一听,立即拱手道:“大王,现在公子冀因为兵力不足才与燕军相持不下。若是此时大王带一只大军去支援公子,然后与公子合兵一处,共击燕军,必胜。

  若是大王一到淳于,燕军便立即溃败逃亡,这样,天下还有谁再敢对大王说三道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