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3、医生,你有没有搞错,我每年都体检的!
br />
  陈俊沉吟片刻,还是决定让患者和家属先有个思想准备,就手指头轻敲桌面,说道:“老爷子这个病,极有可能是胃癌,而且属于进展期,通俗点说,就是中晚期了。”

  “啊?”老大爷一家人懵了。

  老大爷首先叫了:“小医生,你有没有搞错?我可是每年都体检的,从来没有提示我有胃癌,而且,我上个星期刚刚体检完!”

  大爷的儿子也道:“我们也很有预防意识,所以做体检时的时候,还专门做了一个胃癌化验指标检测的。”

  可惜,这胃癌化验指标,并非是他们主动要求的,而是体检机构推荐,说是能检测有无胃癌,而且又不麻烦,抽个血,化验一下就行,简单方便。反正体检也需要抽血,多抽一管,很便捷,大爷就参与了。

  陈俊就摇了摇头,解释道:“常规体检,其实是很难发现胃癌的!像癌症的话,要做专门的防癌体检,才可以发现。实验室化验指标用于胃部疾病的初筛还可以,但如果用这些指标来筛查胃癌,真的很……怎么说呢,有些力不从心吧,因为它们在准确性上还达不到要求。我之前说的胃镜才是最为标准、精确,是筛查并确诊胃癌的首选。其次的话,就是我推荐的x线钡餐了。”

  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,目前仍旧是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。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,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。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,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。

  而纤维胃镜检查,则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,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,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。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,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,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。

  此外,还有腹部超声、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、肿瘤标记物等等,各有不同功用。

  事实上,如陈俊所言,对于癌症,体检不在于查的有多勤,关键在于查的对不对!

  比如体检时常做的拍胸x光片。可以发现肺癌吗?答案是,很难发现!即便发现,已经是中晚期了!

  想要起到预防作用,或者查出早期肺癌,几乎不可能。

  而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。如果能早点发现,就能大大提升存活率。

  而常规剂量的胸部平扫ct,由于射线量较高,每年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,因此不适用于普通体检。

  现在,体检通常让受检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,以筛查肺癌,其射线量低、分辨率较高,能够发现早期肺癌,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。

  不过,在筛查早期肺癌上,低剂量螺旋ct虽效果不错,但仍具有一些潜在的危害,如辐射危险和过高的假阳性结果,因此不建议40岁以下人群每年检查。

  又比如,有些体检机构推荐的,用ct筛查乳腺癌。其实,检出率也不高。

  目前,“b超+钼靶”才是筛查乳腺癌的最佳组合。但进行钼靶检测,会受到低剂量x射线的辐射,因此不主张每年都做。而b超具有无创、安全、检出率高的优点,如果通过b超发现问题,再做钼靶检测进一步确认,这样则更为合理。

  再如,“前彩”查前列腺癌,可能连个确诊作用都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