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临危受命
/>   “兵部,都给朕好好想一想,如何确保粮草供给到前线,必须给朕方案!”

  “还有内阁,这一次妥协税收的,如何处理,不是等着朕发现了之后,才想着这件事,朕要你们何用?”

  崇祯放完狠话,走上去,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奏疏道:“还有保定府和真定府,已经有人举报上来了,加派!”

  诸大臣心头一跳,怎么又是加派!

  这加派已经闹死了这么多人了,下面这群家伙就不能临时消停一会儿吗!

  “曹于汴”

  “臣在!”

  “这件事交给你来负责,把真定府和保定府的加派给朕立刻查办出来。”

  “臣遵旨!”

  大家明锐察觉到,节奏被皇帝给拉回去了。

  不待诸位大臣继续说话,崇祯大袖一甩,便转身离去:“退朝!”

  “恭送陛下!”

  关于洪承畴粮草的问题,指望兵部估计是够呛了。

  就现在大明朝官员的效率,等凑齐那些粮草,可能李自成都要进京了。

  所以,不能全部指望兵部,等让枢密院参与进来。

  他立刻召见了孙承宗,给了孙承宗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,组织人确保山西粮食的供给。

  这件事其实并不难。

  为什么这么说?

  因为曹化淳在山西找晋王要了不少好东西过来,不仅仅是抄了家,还将大批大批粮食搬运出来了。

  现在枢密院派人过去,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。

  而崇祯就是要枢密院的人过去锦上添花,这样才能迅速立功,并赢得声望,为日后进一步接过权力做准备。

  崇祯派李邦华拿着尚方宝剑,亲自走一趟,并且用很简单的话交代了一下:谁敢阻拦,一律杀无赦。

  随即,他又给曹化淳写了一封信,让曹化淳全力配合枢密院接下来的工作。

  一旦枢密院真的完成了这一次粮草的配给,兵部的威信就会大大减弱。

  这对崇祯来说绝对是好事。

  兵部独揽的军政大权,事无巨细都由兵部来做。

  可现在兵部一大堆只会扯淡不愿意干实事的人。

  所以就是要分兵部的权,分兵部的威信,最后边缘化兵部,一律启用皇帝自己的亲信,这才能保证日后军政改制的顺利。

  等将李邦华派走之后,崇祯接下来就不上朝了。

  每天都有不少奏疏,许多人依旧锲而不舍地在抹黑洪承畴,希望英明神武的比陛下能够立刻从辽东调兵。

  这些人实在是混蛋,连事情的本质都没有搞清楚,就在这里瞎起哄!

  等到七月底的时候,把自己闷在紫禁城里半个月的崇祯,终于收到了一份从前线传来的好消息。

  孙传庭已经运了3万石粮食到陕西。

  而这个时候的天雄军,则突然改道,进入了山西,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