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应对之策
��束不的粮食止住承诺,使得宣府外的蒙古右翼心生异动,被皇太极有机可曾,从而在今年被借道进入喜峰口,酿成己巳之变。
这都是崇祯的骚操作之后的连锁反应。
孙承宗是保定高阳人,离京师并不远,接到通知后就火速赶来。
夜已深,乾清宫。
王承恩走进来道:“皇爷,孙相公来了,六部九卿的相公们,还有内阁的大学士,以及京卫总督也都在外面等候您。”
“宣进来吧。”
“是。”
不多时,六部九卿的大臣们,包括内阁大学士,都进来了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“都免礼。”崇祯开始要慢慢习惯这个身份,他扫了一眼这些明末的大臣,一时间内心有些感慨。
都说明末的文官是大明毒瘤,尤其是东林党。
但其实明末的官僚已经烂透了,何止东林党呢。
表面看起来繁华、庄肃的场面,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。
兵部尚书王洽连忙出列道:“启奏陛下,前线军事紧急,建奴攻陷遵化,臣以为当即刻发勤王令,召集天下兵马前来勤王。”
崇祯淡淡开口:“不准。”
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道:“陛下,此次军情紧急,建奴已经攻克遵化,调兵勤王也是备不时之需。”
崇祯站起来,假装淡定道:“朕知道诸位爱卿心系社稷安危,但眼下第一件事,不是发勤王令,而是要推选出一位凋令全局的人做统一指挥,不然各路勤王人马来了,粮草谁负责,安营扎寨在何处?”
崇祯简单的两个问题,就把在场的所有大臣给问住了。
这就是明末的朝堂。
一堆不知兵事的官员,遇到问题后就心急如焚。
这要是换做历史上的崇祯,肯定立刻就发勤王令了。
事实上,历史也是这么走的。
但是这造成了什么后果呢?
没有一个专业人士做统一指挥,整个顺天府在己巳之变中是乱成一锅粥的。
就说山西巡抚耿如杞率领5000人入援,第一天被安排守京东通州,第二天又被调到京北昌平,第三天再调京南的良乡。
每天赶路100里,却得不到供给,又累又饿的陕西援军忍无可忍,在郊区大肆抢掠。
崇祯帝得知大怒,也不管什么原因,就把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打入死牢,全部杀掉。
这种案例在己巳之变的勤王部队里非常多。
更可怕的是,那些得不到粮草,朝廷又急催他们快来的地方军士兵,最后难以忍受,将军官杀了,直接成了土匪,大量的官方士兵混入了此后的农民起义中,给剿匪也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和难度。
诸位大臣听皇帝这么一说,微微一惊,没想到皇帝居然能说出这番话来。
以往的皇帝,做什么事都是急性子,恨不得一口气立刻就把事情做好。
而�
这都是崇祯的骚操作之后的连锁反应。
孙承宗是保定高阳人,离京师并不远,接到通知后就火速赶来。
夜已深,乾清宫。
王承恩走进来道:“皇爷,孙相公来了,六部九卿的相公们,还有内阁的大学士,以及京卫总督也都在外面等候您。”
“宣进来吧。”
“是。”
不多时,六部九卿的大臣们,包括内阁大学士,都进来了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“都免礼。”崇祯开始要慢慢习惯这个身份,他扫了一眼这些明末的大臣,一时间内心有些感慨。
都说明末的文官是大明毒瘤,尤其是东林党。
但其实明末的官僚已经烂透了,何止东林党呢。
表面看起来繁华、庄肃的场面,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。
兵部尚书王洽连忙出列道:“启奏陛下,前线军事紧急,建奴攻陷遵化,臣以为当即刻发勤王令,召集天下兵马前来勤王。”
崇祯淡淡开口:“不准。”
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道:“陛下,此次军情紧急,建奴已经攻克遵化,调兵勤王也是备不时之需。”
崇祯站起来,假装淡定道:“朕知道诸位爱卿心系社稷安危,但眼下第一件事,不是发勤王令,而是要推选出一位凋令全局的人做统一指挥,不然各路勤王人马来了,粮草谁负责,安营扎寨在何处?”
崇祯简单的两个问题,就把在场的所有大臣给问住了。
这就是明末的朝堂。
一堆不知兵事的官员,遇到问题后就心急如焚。
这要是换做历史上的崇祯,肯定立刻就发勤王令了。
事实上,历史也是这么走的。
但是这造成了什么后果呢?
没有一个专业人士做统一指挥,整个顺天府在己巳之变中是乱成一锅粥的。
就说山西巡抚耿如杞率领5000人入援,第一天被安排守京东通州,第二天又被调到京北昌平,第三天再调京南的良乡。
每天赶路100里,却得不到供给,又累又饿的陕西援军忍无可忍,在郊区大肆抢掠。
崇祯帝得知大怒,也不管什么原因,就把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打入死牢,全部杀掉。
这种案例在己巳之变的勤王部队里非常多。
更可怕的是,那些得不到粮草,朝廷又急催他们快来的地方军士兵,最后难以忍受,将军官杀了,直接成了土匪,大量的官方士兵混入了此后的农民起义中,给剿匪也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和难度。
诸位大臣听皇帝这么一说,微微一惊,没想到皇帝居然能说出这番话来。
以往的皇帝,做什么事都是急性子,恨不得一口气立刻就把事情做好。
而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