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崇祯的火器专家
南边的粮食在陆陆续续的运输过来,可到底有没有发到顺天府老百姓的口袋里,是要打一个问号的。
这也是崇祯将曹化淳叫回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当天下午,厂卫就出了京城。
崇祯还是不放心,又让毕自严派户部的人也出去视察。
随后又召见了曹于汴,让他也派人出去在视察一边。
这样三波人出去,带回来的消息总归是具有参考性了。
不过这出去考察,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的。
崇祯也只好耐着性子等待。
两天后,崇祯到了兵仗局。
见到了徐光启和汤若望。
对于现在的大明朝来说,粮食是最重要的。
但是对于现在的崇祯个人来说,只有两件事才是最重要的:一是赚钱;二是组建一支强大的新军。
有这两点,之后所有的战略规划,才能够成立。
否则,都是在空谈。
新军已经在招人,但武器呢?
穿越者崇祯是记得,明末已经有燧发枪了。
在历史上,明崇祯八年(公元1635),兵器专家毕懋康出版了《军器图说》。
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了一种名为“自生火铳”。
这是一种撞击式燧发枪,扣动扳机,龙头下压,弹簧的蓄能作用,促使燧石在火门上摩擦生火,完成火铳射击。
不过,这一年的毕懋康对燧发枪的理解是个什么程度,穿越者崇祯还不知道。
但毕懋康本人此时就站在他面前,在年前,崇祯就派人去南京找他了。
还有一个人也在。
谁?
火炮专家孙元化!
可以说,几个毕竟知名的火器人才,都集中在这里了。
毕懋康也是刚从南京赶过来,还是第一眼看见皇帝,连忙过来参拜:“臣参见陛下!”
其他人也跟着行礼。
“都起来吧,进去说。”
众人走了进去。
崇祯问道:“汤爱卿。”
汤若望道:“臣在。”
“朕听说那些弗朗机人(明朝对葡萄牙人的称呼)用的火枪与大明的不一样?”
汤若望道:“回陛下,的确是的,他们用的火枪,并不需要火绳。”
崇祯停下脚步,回过头看了汤若望一眼,道:“爱卿你知道那种枪怎么造吗?”
汤若望道:“臣倒是知晓一些。”
崇祯的目光又转移到毕懋康身上,后者连忙道:“启禀陛下,臣倒确实对这种火枪有一些研究,且将图纸也带来了,请陛下过目。”
崇祯微微一怔,这可是继宋应星来之后的又一大好消息。
&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