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召见汤若望
>
  “已经沟通好了。”

  “好,按照朕跟你说的去办,把他们的情绪安抚一下,不许出乱子,否则朕就拿你的脑袋去服众。”

  高起潜打了一个寒颤,连忙道:“是!”

  好,现在手里有203万两了,等着八大蝗商的800万两过来,一共1003万两。

  之前他就算了一笔账,今年总共需要1690万两。

  加上八大蝗商的,目前用各种卑鄙的手段已经捞了1378万两,还需要312万两,税应该可以填平。

  不过为了保险起见,必须把钱往2000万两去赚。

  实际上这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!

  因为整个明末的白银量也不过才6亿两左右,这还是隆庆开关之后的。

  银本位只在东南,内地许多地方甚至是以物易物。

  这样说来,今年也是必须在顺天府试点银行的,不然未来的钱完全不够用啊。

  崇祯三年正月二十日,徐光启进宫陛见。

  崇祯面前放了三样东西,一是香皂,二是洗发水,三是卫生纸。

  另外,崇祯还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。

  汤若望!

  “臣参见陛下。”

  汤若望的汉语说得非常好了,不过还有一些口音,这也正常。

  虽然知道大明朝有老外,但亲眼看到了,崇祯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
  “快快请起。”

  徐光启道:“陛下,老臣建议汤打人可以回京在钦天监任职,他对天文方面知晓甚多。”

  “不不不,钦天监太浪费人才了,直接到你工部去,先加任工部左侍郎,朕打算成立一个大明火器局,就让汤爱卿来主持。”

  明朝的火器主要由军器监、兵仗局来生产。

  归工部管,但那里到处都充满了铜香味,贪腐司空见惯,偷工减料是常事。

  真的把汤若望扔到那里,很快他就会被环境通化。

  工部可是油水非常重的部门。

 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新成立一个,将火器的制造慢慢切割出来,并且逐步延伸到冶铁和采矿,整改国土资源。

  当然,那是后续的事,从火器局做切入是最好的。

  徐光启没想到皇帝居然如此爽快,直接加任工部左侍郎。

  工部左右侍郎现在都有人,所以是加任的头衔。

  就像现在的兵部尚书是王洽,但其实袁崇焕也是兵部尚书衔,只是加任的头衔,好调动资源。

  汤若望受宠若惊,连忙道:“臣多谢陛下。”

  “不必多礼,以后朕还有诸多事情,需要你们二位。”

  “臣等愿意为陛下鞠躬尽瘁。”

  “徐爱卿,这三样东西先留在朕这里,王承恩把厂房已经找好了,会有人带你过去看,需要多少人你跟朕说,最好是拟定出一份规划来,咱们统一来执行,速度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