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立新军
>
朕十几年之后就是要挂歪脖子树的人,要是再不加快改变,接下来几年朕天天被逼得做噩梦!
就算朕死,也要拉着你们垫背!
等孙承宗、李邦华、孙传庭、卢象升都到了乾清宫,崇祯早已恢复平静,坐在上面,正在写东西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“都免礼吧。”
“谢陛下。”
崇祯放下笔,站起来,简明扼要道:“朕要立新军。”
皇帝继续道:“军事委员会以后就改成枢密院,统管新军的军政,孙爱卿你来做这个枢密使。”
众人微微一怔,听皇帝这意思,这是要设置长期的军政衙署了。
之前的军事委员会,那只是临时的,因为建奴打过来了,所以临时成立的一个。
皇太极已经出关,这个临时组建的基本上也就没有后续了。
因为真正的军政大权是放在兵部的。
虽然统兵权在五军都督府,可卫所制已经半废弃状态,总督们有有统兵权,不少巡抚总督有加有兵部头衔。
这样无论是调兵权还是统兵权,还是后面的军政权,其实大部分都在兵部。
调兵、统兵倒是还好,毕竟文官都是有任期的,形成军阀的概率很小很小。
但是军政就坑爹了,后勤、抚恤、军饷,都是烂到根了的。
新军的军政肯定不能放在兵部来操作了,不然肯定废!
所以枢密院就是长期存在的衙署了。
“枢密院下设置一个军督府,一个军政院,军督府监督新军军纪,军政院管理后勤、军饷、招募,孙承宗你先给朕把枢密院扛起来,李邦华你来管理军督府,暂代军政院!就这样来!”
“臣等遵旨!”
“枢密院直接向朕汇报,不必经过内阁!”
“李爱卿你立刻开始给卢象升和孙传庭招募新军,就他们两个,直接招人给他们!”
李邦华感觉皇帝这一套说出来很娴熟啊,似乎早已预谋好了,他连忙道:“是!”
“卢爱卿你是不是之前带了一万人来京师的?”
“回禀陛下,是的,但因为没有粮食吃,许多人已经走了。”
那都是卢象升临时凑过来的人,当时情况危急,但现在危机已经解除了,而顺天府又缺粮食,不少人就都走了,这也算是人之常情。
毕竟人家也不是正规编制的军队。
“能临时赶来勤王的,都还是忠君爱国的,粮食的问题你们不必担心,新军的粮食朕管够!把那些离去的人,重新招募回来,你们要记住,什么都可以干,就是不能寒了人心!”
李邦华道:“臣遵旨,臣会与卢大人沟通清楚,将那些人重新招募回来。”
他明显在皇帝的语气里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气,不知道今天的皇帝是受到了什么刺激。
“番号朕都给你们取好了,孙传庭你的就叫神武卫,卢象升你的�
朕十几年之后就是要挂歪脖子树的人,要是再不加快改变,接下来几年朕天天被逼得做噩梦!
就算朕死,也要拉着你们垫背!
等孙承宗、李邦华、孙传庭、卢象升都到了乾清宫,崇祯早已恢复平静,坐在上面,正在写东西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“都免礼吧。”
“谢陛下。”
崇祯放下笔,站起来,简明扼要道:“朕要立新军。”
皇帝继续道:“军事委员会以后就改成枢密院,统管新军的军政,孙爱卿你来做这个枢密使。”
众人微微一怔,听皇帝这意思,这是要设置长期的军政衙署了。
之前的军事委员会,那只是临时的,因为建奴打过来了,所以临时成立的一个。
皇太极已经出关,这个临时组建的基本上也就没有后续了。
因为真正的军政大权是放在兵部的。
虽然统兵权在五军都督府,可卫所制已经半废弃状态,总督们有有统兵权,不少巡抚总督有加有兵部头衔。
这样无论是调兵权还是统兵权,还是后面的军政权,其实大部分都在兵部。
调兵、统兵倒是还好,毕竟文官都是有任期的,形成军阀的概率很小很小。
但是军政就坑爹了,后勤、抚恤、军饷,都是烂到根了的。
新军的军政肯定不能放在兵部来操作了,不然肯定废!
所以枢密院就是长期存在的衙署了。
“枢密院下设置一个军督府,一个军政院,军督府监督新军军纪,军政院管理后勤、军饷、招募,孙承宗你先给朕把枢密院扛起来,李邦华你来管理军督府,暂代军政院!就这样来!”
“臣等遵旨!”
“枢密院直接向朕汇报,不必经过内阁!”
“李爱卿你立刻开始给卢象升和孙传庭招募新军,就他们两个,直接招人给他们!”
李邦华感觉皇帝这一套说出来很娴熟啊,似乎早已预谋好了,他连忙道:“是!”
“卢爱卿你是不是之前带了一万人来京师的?”
“回禀陛下,是的,但因为没有粮食吃,许多人已经走了。”
那都是卢象升临时凑过来的人,当时情况危急,但现在危机已经解除了,而顺天府又缺粮食,不少人就都走了,这也算是人之常情。
毕竟人家也不是正规编制的军队。
“能临时赶来勤王的,都还是忠君爱国的,粮食的问题你们不必担心,新军的粮食朕管够!把那些离去的人,重新招募回来,你们要记住,什么都可以干,就是不能寒了人心!”
李邦华道:“臣遵旨,臣会与卢大人沟通清楚,将那些人重新招募回来。”
他明显在皇帝的语气里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气,不知道今天的皇帝是受到了什么刺激。
“番号朕都给你们取好了,孙传庭你的就叫神武卫,卢象升你的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