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走!咱们与皇太极去干一场!
  崇祯的话非常简单,没有任何拐弯抹角。

  这个时候,越是简单的话,起到的效果越好。

  要知道,下面大多数都是平民和武夫,而且人也多。

  一是没有耐心听长篇大论,二是文绉绉搞一大堆,本来还挺有激情的,也被磨完了。

  所以,就干脆吼几句,自己先表个态。

  “吾皇万岁!大明万岁!”下面传来了排山倒海的声音,在南城门口仿佛爆发出来的惊涛骇浪。

  不得不说,皇帝亲自出来打鸡血,还是有效果的。

  崇祯紧紧捏着手里硬的纸壳,手臂上的青筋都出来了。

  他自己也被现场的气氛搞得热血起来。

  这一次是真实感受到了古代战争之前的氛围。

  所有人都很紧张。

  古代战争之前,许多士兵都会出现应激反应,例如郁闷、压抑,甚至崩溃,大家都需要情绪的稳定。

  皇帝,大明最高统治者,亲自出来表态了。

  现在所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。

  连那些大臣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士气。

  情绪都是有感染力的,这边的声音很快传播开,向北京城其他地方传去。

  皇帝在城头的讲话内容也很快以口头传播的形式,如同一阵狂风,在北京城传播起来。

  那些原本还很焦虑的老百姓,也变得振奋起来。

  打完鸡血就完了吗?

  没有!

  崇祯立刻派出一些传令兵管,骑着快马,在北京城内狂奔,口中还在高呼:“天子誓与北京共存亡!”

  简单的一句话,确实鼓舞人心的一句话。

  这就完了?

  还没有!

  四处都开始张贴崇祯在城头说的话!

  不仅如此,崇祯还安排了一支队伍,拉起了横幅,在大街上以游行的形式开始喊口号,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。

  这些方法都很土,但效果非常好。

  到了傍晚的时候,几乎整个北京城都被调动起来。

  而正是傍晚的时候,前方探子回报,皇太极有异动。

  这个消息让满朝大臣都紧张起来。

  民间被鼓舞起来,但是朝中大臣却担心起来。

  有人甚至私下劝崇祯随时做好南迁的准备。

  只是这种声音很小,崇祯也没有当一回事,历史发展到这里,北京城并没有破。

  这场己巳之变,皇太极看起来很强大,但其实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。

  皇太极刚登基两年多,地位是不稳定的,建奴内部施行的八个贝勒共政的局面。

  天启七年,皇太极在在宁锦之战中受挫,本身自己的威信就受挫。

  这一次的己巳之变,更多的是皇太极的一次政治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