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若欲取之先欲与之
  所谓是三顺王是哪三顺?

  孔有德、尚可喜、耿仲明。

  历史上,孔有德为恭顺王,尚可喜为智顺王、耿仲明为怀顺王。

  都有顺字故而称为三顺王。

  这三人到底是谁?

  他们都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部下,而且是义子。

  那么,他们到底干了啥?

  他们投降了鞑清。

  为何要投降?

  最直接的原因:一只鸡引发的兵变!

  历史事件:吴桥兵变。

  参与者:孔有德、李九成、李应元等人。

  后果一:山东诸多城镇被叛军占领,民生大伤。

  后果二:孙元化的红夷大炮,被孔有德等人带去鞑清,使鞑清火器威力大大增强,彻底改变了明清火器的差距,大大降低了鞑清攻城拔寨的难度。

  后果三、孙元化这样的火器人才被崇祯杀掉。

  发生的经过:到吴桥的时候,众人皆闭门,部队缺粮,士兵抢去地主王象春家仆的一只鸡,被地主抓住,并游街,士兵遂杀人,引发矛盾,双方皆不妥协,最后在李成九的怂恿下,孔有德哗变。

  原因:一、明末军队纪律松弛,在民间形象很差,和土匪区别不大,所以路过吴桥,大家都把门关着,不愿意给他们粮食。

  二、孔有德等人是辽东系,辽东系在登莱的时候,就与山东军系有很深的矛盾,在地方上自然矛盾不可调和,这是地域的冲突。

  三、孔有德等人是老兵油子,军纪相当腐败,李九成等人私下花完了孙元化给他们的军费,结果士兵们没饭吃了,没办法只能去抢鸡,造成了后面的矛盾。

  随后,李成九等人害怕,便怂恿孔有德哗变。

  孔有德等人一路打回登州,与耿仲明里应外合,拿下登州。

  事情的主要脉络就是这么个脉络。

  你一定要说谁的责任?

  可能孔有德等人更加无耻一些,但雪崩的时候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,身处在这个世道,谁还会真正尽心去为了朝廷呢?

  毕竟,真正为朝廷的人,被凌迟处死了。

  真正为朝廷的卢象升、孙传庭、郑崇俭、曹变蛟等人下场都很惨。

  真正做事的,都死了。

  你要说谁责任更大,大概就是皇帝了。

  毕竟,权力伴随着责任。

  好了,问题来了。

  如何弄死三顺王?

  其实弄死三顺王不太准确,主要是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俩不是什么好东西,尚可喜后来投降实属是被逼无奈了。

  所以,要弄死的是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俩人。

  如何弄呢?

  他们可是老兵油子,贼精贼精的,而且手下还有一帮人。

  如果要袁可立直接杀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