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崇祯新政
  兵部案就这样结束了吗?

  并没有。

  至少要将它的影响力扩大化。

  这是皇帝对贪污军饷的一次雷霆手段。

  大明朝的军政烂成一坨屎,普通边军一个月差不多0.8两银子,可真正到手的,0.2两?

  甚至有许多根本拿不到钱。

  拿不到钱,时间拖久了自然就哗变,军心不稳,更不要说打仗了。

  为什么明末的关宁军还有些战斗力?

  在袁崇焕任职督师的时代,袁崇焕对发军饷一事是非常严苛的。

  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饷问题,为此还削减了辽东总开支,砍了不少中间商。

  所以这个时代的关宁军虽然桀骜不驯,各个将领不和,却还没有真正的军阀化。

  要不然历史上的己巳之变,袁崇焕被逮捕下狱,祖大寿逃跑,袁崇焕还写一封信将祖大寿叫回来?

  祖大寿能回来,说明关宁军尚未彻底军阀化。

  有人说祖大寿不听皇帝的了,只听袁崇焕的了,这不是彻底军阀化?

  这当然不是!

  袁崇焕是文官,文官在地方上的任职是有期限的,而且他是京官,是属于皇帝的人,他的命就掌握在皇帝手中。

  因为这个时代,关宁军的军饷还是皇帝给的。

  给钱的就是大爷。

  而祖大寿之所以跑,是被吓得不轻,那种情况,打了胜仗,反倒被抓,换做谁,都会跑。

  到了吴三桂时代,关宁军才彻底沦为军阀。

  所以,军饷的问题,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。

  既然出现了一个兵部案,当然要好好宣传宣传。

  郭巩的脑袋第一个到的就是辽东,在辽东示众。

  且皇帝还专门派人将郭巩所有的罪名公布出来。

  辽东诸将自然是对皇帝陛下圣明一番赞美,至少表面上的赞美是有的。

  可能将领们一个个都是老油条了,但普通士兵听到这些消息的反应,可就不同了哦。

  下层的普通士兵从来乐意看到上面的大佬被砍,而当他们听说大佬是因为贪污军饷被砍的时候,就更加拍手叫好了。

  其实张晨一直觉得,收买军心,从来不是仅仅和军队的将领把关系处理好就完了。

  真正的收买军心,是照顾基层士兵的利益,因为真正上战场杀敌的是他们。

  皇帝做了对他们有好处的事,是一定要让他们知道,不然有一半都白做了。

  这不,辽东的普通士兵听说后? 就私下都在称赞当今天子圣明。

  这就是人心。

  当然? 这还只是开始。

  眼下已经是崇祯四年的正月了。

  军政的事不可能杀一个兵部侍郎就能万事无忧,军政关乎边防稳定? 以张晨现在手中的底牌? 还不可能大规模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