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你是暴君吗!
1世纪的官员权力会划分得非常细? 因为这样责任也会更加清晰? 罢免官员的时候,带来的损失也是最低的。

  这一操作,就相当于,让新派? 来监督兵部? 在兵部头上悬了一把剑。

  这也彻底计划了双方之间的矛盾。

  也许,矛盾才刚刚开始。

  而这一切,都是皇帝乐于看到的。

  雪还在静静地下着,今夜,许多官员都睡不着觉了。

  第二天? 一大早,风雪未住? 倒是有一些白胡子老头,和一些个年轻官员? 一大早就到了皇宫门口,要求面圣。

  他们是什么人?

  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。

  翰林院编修倪元璐? 庶吉士刘之纶、金声? 检讨官项煜? 编修黄道周,侍讲王铎等等官员。

  国子监祭酒孔贞运(孔子第六十二代子孙),司业倪嘉善,另外还有五经博士5人,学正、学录10人。

  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?

  当然是来给皇帝讲道的。

  讲什么道?

  圣道!

  皇帝你昨晚是疯了吗?

  没吃药吗?

  你是暴君吗!

  你是不是忘记咱们大明朝是圣道治国?

  圣道明君怎么能这么杀人呢?

  你不怕天降灾祸,亡我大明?

  你现在是与士大夫一起共治天下啊,你把大家都弄死了,谁来为你忠心治国?

  你看看人家大宋,多好!

  国子监当然就是大明最高学府,官方太学所在,里面许多贡生读书,属于最高教育部门。

  国子监是有一定的监国的属性的。

  因为它代表的是儒学,是圣道之学,可以以圣道之名义,来弹劾官员,甚至国政。

  尽管自宋代以后,这种属性不是很明显了,不过毕竟他们掌握了教育的话语权。

  当然,他们一大早进宫的时候,就被拦下来了。

  皇帝发话了,朕身体有恙,谁都不见。

  朕就是这样的汉子!

  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吃了瘪,当然不会就这么回去,而是跪在那里,然后对王承恩说:“王中官,若是陛下不见吾等,吾等亦觉得此身无以报效国恩,请陛下恩准吾等辞官隐退。”

  王承恩连忙去禀报了他们的原话。

  那皇帝听完之后说了什么呢?

  皇帝是这样说的:“辞官可以,最近有人弹劾说国子监和翰林院有人受贿,让都察院立案做调查,一个个查,查完没问题的就都可以回老家了。”

  王承恩赶紧将皇帝的话一字不落的告诉了那些人。

  “王中官,吾等突感身体不适,劳烦禀报,先回去歇息。”

  王承恩看着这些个老学究和小学究连忙转身离开,甚至还小跑着离开,还有一个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