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军政之争
  从陕西回来的崇祯心情大好。

  陕西一行,并不只是砍了人这么简单。

  收获主要有二:

  一是刷了民望。

  这一次皇帝是真的给自己刷了不少民望,至少陕西的老百姓现在都知道皇帝亲自过去了一趟,并且肃整了官场,还免了几年的赋税。

  这事崇祯还吩咐陈奇瑜特意宣传过。

  有民望有什么用?

  那当然是大大的有用的。

  就目前来说,张晨最缺的的确是钱。

  但其实最缺的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和空前的民望。

  有这两点,后面一系列的改革,成功概率就大大增加了。

  知道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怎么把自己玩死的么?

  一般情况下,皇帝有两种套路,要么站在官员贵族这边,压榨老百姓,维护自己的统治,例如大宋。

  要么就对官员贵族大挥屠刀,赢得民心的支持,改革权力架构,稳固基础,例如朱元璋。

  但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,把两边全部都得罪完了。

  最后就是老百姓骂他“民贼”,官员骂他“独夫”。

  而张晨既然选择了改革官僚,就必须站在民众这一边,所以,民望对他的作用,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。

  这第二个收获当然是实际的缓和了陕西的矛盾。

  陕西的矛盾看似阶级矛盾,其实目前最急迫的矛盾是老百姓渴望活下来和没饭吃之间的矛盾。

  这一点缓和之后,其他的,都可以一步步来了。

  其实,这一次还有第三个收获。

  三支新军在今年的表现都非常不错。

  洪承畴打了大胜仗,自然是要表彰的。

  卢象升也打了大胜仗,也是要表彰的。

  孙传庭虽然没有正面上战场,但是的的确确将粮食运到了陕西,不仅如此,还搭建起了一支运粮队。

  都有功劳,都要赏。

  而且要拿出来,大大的表扬,大大的赏,要让所有人都知道。

  增加新军的威势,就是在增强皇帝自己的威信。

  虽然和关宁军还无法相比,但总算在一步步有起色。

  总之,有了新军,以后办许多事情都会方便许多。

  当天,崇祯便让内阁拟诏,对三军进行表彰。

  至于具体如何表彰,就交给枢密院了。

  不过,成年人的世界里,所有的事情,都不会一帆风顺的。

  这件事也不例外,表彰的消息刚刚传出来,就有人不服了。

  谁呢?

  当然是兵部的几位大佬。

  例如魏中云就说,这按照传统的军功记录方式,是堆人头。

  什么叫堆人头?

&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