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六章:家祭无忘告乃翁(1)
/>   朱慈炯张开双手,任由刘公公脱下他身上的亲王服饰,只剩下一件红色的中衣。

  刘公公退下,弯腰侍立于一侧。

  张嫣趋步上前,拿起龙袍,亲自帮朱慈炯穿上。

  她仔细端详几眼,嘴角勾起了笑容,眼中却是泪花闪烁。

  “陛下当光复大明江山啊!”

  张嫣将十二硫天子冠,戴在朱慈炯头上,谆谆教导一句,这才屈身退下。

  十二道珠玉下,朱慈炯神色坚定,他认真的点头:“太后放心,朕必将光复祖宗江山!”

  他在心底默默地补上一句——只为了不再有那三百年黑暗时刻,只为了让四百年后,奋发向上的祖国,少了那些刁难!

  刘公公手中拂尘一甩:“祭天礼毕!”

  朱慈炯在前,众人在后,缓缓顺着台阶走下祭坛。

  在夹道欢呼之下,朱慈炯一行人回到了充作行宫的府衙。

  北方的消息已经传来,清兵搜集开封府黄河北岸四县的所有船只,正要渡河。

  按照时间推算,留给朱慈炯的闲暇时光只有最后五天了。

  匆匆更换了身上笨重难行的衮服,朱慈炯换上一身常服,头戴十二金梁通天冠,坐在了大殿主位上。

  群臣上前拜贺,寒暄已毕,朱慈炯当即道:“国家草创,基业狭小,三班六部便暂缓吧,张思源,着你为南阳诸地后勤军需一应事务大总管。”

  “多谢陛下厚爱,臣必然战战兢兢,为陛下排忧解难!”张思源大喜,急忙上前领了旨。

  身为世家子的他自然明白,总管这个名字,是朱家的老祖宗当年创立的。

  在夺得天下之前,太祖皇帝先封了麾下将吏为各地总管,登基称制之后,才渐渐走入正轨的。

  此时,陛下封他南阳大总管,这就是将总后勤交给他了啊!

  若是做得好了,未来未必不能有了丞相之位!

  张思源明白,这怕就是殿下对于他声言毕生之愿是上柱国的回应了……

  这个位置,也只有在南阳根深蒂固的张氏,才能胜任了。

  白水张氏早已蔓延至南阳的每一个角落,有了他给予名头的加持,张思源调动各部物资的时候,会更加得心应手。

  这对他才是最为有利的!

  “李挺然,孙微兰其孙已经明言,孙九畹早已离世,那么这南阳知府的职司,你给我担起来!”朱慈炯继续道。

  李挺然上前,谢过了君命:“臣多谢陛下隆恩,臣必然肝脑涂地,死而后已!”

  李氏本为南阳大族之一,李挺然又是南阳典史出身,有他做了南阳知府,各部官吏休想瞒他!

  张思源开口道:“朕能够收复南阳,邓州王氏出力颇多,着王昌兴为邓州知州。”

  王昌兴急忙拜谢:“臣谢主隆恩!”

  王家比不上张李二家,这两家历朝历代都要出了很多官吏,而王家自宋后,也就明中的时候,出了个知县罢了。

 &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