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五章:三法(2)
;李挺然刷的站起,急忙弯腰下拜:“臣李挺然聆听殿下圣谕!”

  朱慈炯开口道:“传令四方,此战各部挑选有功将士,驰行南阳受勋,并参与开国典礼!”

  “晓知各部,着安排人手,严密防范伪清动向,不得松懈各部防御,并,各部留守人员,皆升阶一级!”

  李挺然沉声道:“臣领旨!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老虎沟处的匠作营,一半留在原地,扩大规模继续生产火枪,而另一半却是迁来了南阳。

  拿下南阳以后,各地的铁匠就被集中起来,此时,两地匠作营里,有熟练匠人三千余人,学徒过万。

  这其中会制作火枪的只有六十二人,会做大炮的,却是仅有三人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南阳匠作坊,三名会制造大炮的老师傅,被带到了朱慈炯面前。

  “你们都制作过什么火炮?”

  朱慈炯询问道。

  三个老匠人,都满脸的褐色斑点,这是铁匠的独有特征……长期与炙热的铁块为伍,抡起大锤火星乱舞。

  哪天身上不留下一两个烫伤的痕迹呢?

  “大王,小的能独立制作过弗朗机。

  小的曾经给人打下手制造过红衣大炮,若是让我摸索一番,当能造出。”

  左侧一个络腮胡子的男子开口道。

  “哦?你叫什么名字?”朱慈炯当即来了兴趣。

  弗朗机是后装炮,尾部开有洞口,发射时,先将火药装入子铳,然后只需要更换子铳就可以继续发射了,是以射速很快。

  “回大王,小的名唤吴铁星,因为俺娘生我的时候,老爹刚好打铁时被火星烫了脸,于是就给俺起了一个铁星的名字。

  俺以前在匠作坊的时候,是抡大锤的,是以,别人都唤俺吴大锤。”

  朱慈炯点点头,记下了这个很有特色的名字,又转向了下一个:“你也做一个自我介绍吧。”

  “大……大王,小的名叫丁伟,小的曾是读书人,不是匠作坊出身的。小的之前曾给闯王打造过大炮,他们叫那攻戎炮。”

  五十多岁,下巴上一道刀疤的丁伟开口道。

  他本是读书人,张献忠占河西(谷城)的时候,逃过了河。

  却被左良玉掳走,充入后营制作兵器,渐渐地丁伟学会了手艺,后来又被李自成夺得。

  他的这个经历,倒也曲奇,朱慈炯暗自点头,记下了这人,读书识字人,做铁匠的可很少啊!

  最后一人,名叫范家柱。却是本地一个铁匠,明末大乱,各地大族无不武装家丁,以求自保,于是他给人打造了很多土炮。

  这三人,一眼就能分辨出优劣,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师傅,但是,南阳这里没有匠作营,懂的铸造火炮的实在是少之又少!

  凑合凑合,这三人倒也能用!

  朱慈炯询问道:“你们都是以什么方法铸造大炮的?”

  后面两人都说只会泥模法,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