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:我真不是朱三太子啊
  必须活着!

  不为了这具身体的朱氏家族。

  只为了这方天下的亿兆黎民!

  朱慈炯看过一篇比较公正的论文,在摊丁入亩之前,因为隐匿人口可以少缴纳赋税,于是大量的人口挂靠在士绅名下,成为了逃户。

  这些人究竟有多少,没有人能够详细的算出来。

  但是,明末统计丁口五千余万,实际百姓最少当在四倍以上。

  有学者研究了各地之屠,得出了一个结论,满清入关至康熙年间,华夏诸族人口最少损失一亿以上。

  不说三藩,不说一直到了康熙中期才逐渐减少的民间起义。

  单单是白莲起义,再次损耗的人口,就高达一点二亿!

  还有太平天国起义……

  我圣清对于华夏的伤害,不单单是人口方面。

  在文化方面,明末时天下有各种(各类)书籍三万多种,约近四万种。

  等到文字狱高峰(乾隆之后)过后,世间留存书籍,只剩下三千余种!

  永乐大典这个人类历史上绝对的第一浩著,到了光绪老师翁同龢查看的时候,已经只剩下了八百册,至光绪27年,只剩下64册。

  (原著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),(某道哥吹上了天的四库,仅仅收入永乐385种)。

  朱慈炯的脑袋里,有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,若非螃蟹大神作祟,他真想大吼一声——打死……

  他的眼睛渐渐地红了。

  不能死!

  绝对不能死!

  我该怎么办?

  看着兵丁抬走了地上的死尸,看着那十几个嘴角滴答黑色血迹的灰衣人……

  朱慈炯的眼神逐渐的坚定。

  还有机会!

  若是他记得不错,三藩之乱的时候,被吹上了火星、与伽马星系肩并肩的康麻子,可是要逃回深山老林的。

  不说国家大势,单单是清廷内部,也不是不可以利用的。

  满清初期,政治能力最好的是谁呢?

  毫不例外,就是上了大玉儿,杀了太监急的多尔衮。

  他掌握的两白旗,更是上三旗之二!

  现在多尔衮死了,他的手下苏克萨哈刚被鳌拜绞杀。

  这里面虽然有压制地位最强大的两白旗的目的,但是,却因此引起了康熙的杀心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康熙?

  朱慈炯眼睛一亮。

  对!

  就是康熙!

  这个人类历史上,唯一因为天花而因祸得福的麻子,已经在去年七月亲政了。

  但是,现在掌握清廷朝政的却是面前这个脑袋溜光,下颌无须的家伙。

  (清廷乾隆五十年之前的官方规定打扮,就像是日本战国时期的非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