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设计虎馆
�域。

  动物繁育中心、兽医院、饲料加工贮存区……

  这些尽量规划在展区的外围。

  就在这时,系统发出了提示声:“叮,发现可采用的动物园设计图!扫描中……是否消耗1000绿叶币,对设计图进行优化?”

  方野稍一愣,欣喜不已道:“优化!”

  没想到系统还有这功能。

  说到底他没有实际建设过动物园,肯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。

  现在只付出一点绿叶币,就解决了这个麻烦。

  新的设计图瞬间优化完成。

  结合临海动物园的地形,在原来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,使各个区域的位置大小更加合理,顺便填补了一些疏漏的地方,比如供热中心、垃圾转运站、污水处理中心等。

  “帮大忙了!”

  方野感叹,接着打开建设模式,开始对虎园的设计。

  这才是他最拿手擅长的部分!

  一座馆舍,可以大致分为后勤管理区,动物活动区,游客参观区。

  传统的动物园一般是环式参观。

  游客的视线360度环绕,就像在围观马戏表演的舞台。

  这样从任一角度看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,视觉效果单一,动物也会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。

  方野只将外侧一面作为参观面,稍弯曲一下。

  俯瞰起来不是正方形,而是一个胖西瓜样的椭圆。

  参观面再分成三段。

  一段以壕沟作为隔障。

  这种隔障,是以了解动物的行为能力和特点为基础而设计的!

  比如,老虎能跳2-3米高,5-8米远。

  那就在游客参观面和动物活动区的接临处,开凿一处深度为5米,上沿横距为9米的壕沟。

  下面铺上石子,没有绿植,减少动物顺坡向下,进入壕沟的兴趣;再于顶部设置反扣,且墙面进行处理,让动物无法借力攀爬。

  这样不用围栏,也能控制动物无法从展区逃逸,避免伤害游客。

  最后在边缘,种上一段两米宽的齐腰灌木丛,尽量隐藏壕沟的痕迹。

  壕沟设计的好处,是让展区的环境更加贴近自然,极大程度提升了参观的效果。

  甚至给人带来一种,与动物处于同一环境的错觉。

  想象一下,游客来到这里,视线越过灌木,发现十米外的草地上,有只老虎也在看他……

  那场面,绝对难忘!

  说不定,当即就激动得要拍两张照片,发个朋友圈:“哇,第一次从这么近的距离感受老虎!”

  当然,壕沟隔障在参观效果上虽好,却也有着太占地的缺点,减少了展区内动物的活动空间。

  所以只能少量和局部应用。

  第二段,安排一个展馆。

  参观面,是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