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走向大同大结局
  同时中华民国还垄断了充满暴利的国际金融业。

  中华民国的公民收入持续增长,带动了新一轮的全民汽车消费。整个社会繁荣得一塌糊涂。

  中华民国的老百姓从未过上如此好的生活,八个小时工作制。而且教育、医疗、退休福利陆续增加,住房方面只需要3年工资就可以购买一套商品房,汽车、电器也很便宜,如果嫌钱多也有高级货。

  电费、石油价格都很低。中华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,不过这些石油陆续不开采了,而是开采其他国家的石油。煤炭也是如此。而投资多了,产出多于需求的话,就会造成价格低廉,中华民国逐步减少原材料开采规模。始终让国际原材料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低廉的程度。

  因为这个时代各个落后国家的制造业还未发展起来,加上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也未大规模的开采一空,因此中华民国不需要提高原材料价格。而只有中华民国能出产的原材料,国际销售价格则价格很高。

  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,就能享受到大量的物质。当然消耗性的商品价格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,只有汽车、电器这些产品的价格才在不断的降低。

  赵海洲在连任大选中。则以大比分优势取得胜利,赵海洲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,收获了非常高的威望。不过威望最高的依旧是陆海空大元帅江渝。

  江渝组建的中国民族财团此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,但是民众普遍都能接受。

  战争的胜利,获得了大量的利益。也使中华民国的内部矛盾空前的低。工作不愁就业岗位,社会福利、救助到位,税收合理。住房不成问题,找媳妇更不成问题,实在混不好,只要跑到其他国家去,掏出中国公民的护照,什么问题都能解决。

  中国护照上,也加上了一句话:中华民国的全球军事力量,是你的坚实后盾。

  中华民国的就业问题此时也非常容易解决,首先经商方面,去哪个国家做生意都可以,项目大把的有,小的大的都有。每个国家要发展一些领域,都会请一群中国顾问,还有技术人员。

  中华民国在各国的商业扩张,也需要大量的高管、技术工人。航海业、航空业、远洋渔业这些都被中华民国所垄断。

  有技术性的,高收入的,都将率先考虑聘用本国公民。那些没技术的,收入低的则让其他国家的人来干。

  国家多了,冲突自然随时可能发生,因此各落后国家还得组建军队,组建军队就必须购买军火。

  国际上现在也就只有中华民国在销售军火。

  第三世界联盟规定,除了中华民国可以向国际出售军火外,其他国家出售军火都是非法的。

  同时中华民国与各个成员国签订了《禁止核武器使用及研发》协议,中华民国则保证不轻易动用核武器,并且将核弹头数量恒定在1000枚的规模。任何研发核武器的国家,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。

  中华民国的电影业此时也进入了繁荣时期。

  中华民国的电影、电视剧拥有大量的市场,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都可以轻松进入,也就是个别国家还不是那么容易进去。

  此时整个世界,能向世界输出电影的,也就只有中华民国了。

  好莱坞此时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土地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