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难分难解的局 (四)
�一会儿,和尔安絮絮地说起话来。

  尔安出嫁以后,还是头一回在娘家过中秋。她自己是洋派的人,偏生在个规矩极严的家里。虽是于礼不合,也是因了家中最近接连有事、陶盛川又大病初愈,并没有人说什么。她早早让傅连炤带着儿子们回了山西老家陪傅老太太过节去了,这会子儿子们不在身边,她难免有些牵挂。

  “母亲心里是怪罪静漪的吧?”她问。

  陶夫人上了楼,看到那只对着她还是呲牙咧嘴一番才躲避的白獒犬,眉尖一挑,并没回答。

  “以我也做了人家母亲多年的心思揣度,这一回她肯安安生生地养胎,往后就会安安生生地做陶家媳妇的。母亲宽心些吧。”尔安到底是女儿,最知道陶夫人的心。

  陶夫人打鼻孔里重重出了回气。

  尔安一笑,跟着母亲往静漪卧室走去——看上去静漪今天的气色比昨天稍稍好了点……

  ……

  中秋节这天,因担心静漪身体吃不消,陶老夫人发了话不让静漪去祠堂祭祀。静漪量力而行,还是去了。

  年年都有的中秋祭祀,今年照旧隆重。

  陶骧和静漪分别在两边站了。他偶尔瞥一眼静漪。端庄的静漪看上去心无旁骛,磕头上香都格外郑重其事。

  陶盛川在祭祀完毕走出祠堂时,也着意看了小儿媳妇一眼。虽然没有同她说话,赞许和疼爱之意是表露无遗。

  陶夫人还没等老太太她们上轿,便交待静漪先回去。

  静漪正犹豫是否该抢先上轿,陶夫人语气便严厉起来,道:“还不快些么?”

  静漪怔住。中秋是大节,因来祭祀,陶夫人上了大妆。黑缎金绣的裙褂,让她更有威仪。静漪看了她,心跳的忽然不规律起来……她并不是非要来。老太太虽然发话说她不用到场,可是那天老人家也颇难过地说今年中秋祭祀,孙媳妇们是一个都不能去了……她想想自己还是该来的。

  看她怔了,陶夫人的脸色仍不见缓和。

  陶骧见状,过来拉了静漪的手,让她上轿。静漪表情木木的。他问她有没有不舒服,她摇头。

  “那就好。”他说着放下轿帘,让轿夫慢着些。回身看到陶夫人仍板着脸,有些无奈地请她上轿。

  陶夫人看了他,仿佛气更不打一处来似的,好半晌终于说了一句话:“怎么这个时候了,她还是这么不听话?”

  陶夫人这句话声音不小,静漪在轿中应该能听到。

  她接着便吩咐轿夫,送七少奶奶回琅园休息。对跟着静漪的秋薇和张妈说,小心伺候七少奶奶。

  陶骧示意珂儿,陶夫人没等珂儿开口,踏着大步走起来,仿佛是很生气的了。

  陶骧见她如此,倒也不急着跟上,先回头看了看,静漪的轿子往相反的方向去了……

  回到琅园静漪下了轿,有好半晌坐在客厅里不动弹。天气已经凉了,秋薇给她拿了羊毛毯来盖着腿,怕她再着凉。催她上去休息时,秋薇眼圈儿是红的。静漪看了她,轻声说:“傻丫头,这有什么,太太不过是怕我有些闪失。她要受怪罪的。”

  秋薇看她微笑着,眼圈儿更红,低声道: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