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拉伯人
��富商早已倒向李昂,所以迁都的事情几乎没受到什么阻力,而且对商人们来说,巴格达的地理位置更适合他们做生意。

  由于巴格达原本就是波斯边境上的重要贸易城市,所以作为王都,它需要的只是修建一座符合李昂身份地王宫,同时加固它的城防。不过对李昂来讲,这两个问题似乎并不存在,对于住处,李昂并不讲究,所以在他看来,修建宫室可以推后,只要先建造办公的官署就行了,至于巴格达的城防,在他亲自坐镇下,那些小亚细亚的小国也不敢造次。

  尽管王猛多次劝谏李昂,宫室不可不休,不过李昂似乎铁了心,并不予理睬,只是和妻子儿女住在大军的军营中,每日里只是顾着操练军队,将

  手扔给王猛和崔浩。在这一点上,李昂和大秦太祖像,他们都是并非没有能力处理政事,只是不喜欢被政事绑住手脚而已,而且相对于华美的宫室,他们更爱住在军营里,大秦太祖皇帝终其一生在帝都长安呆的时间不过数年,其余时间都是在军营里度过。而李昂似乎也有朝此种趋势发展地样子,对此王猛和崔浩也只有抱以苦笑。

  建国之初,万事千头万绪,王猛彻底接掌政事以后,才知道管理一个国家有多么幸苦,他并不知道李昂正是曾在长安见过曹安民每天有多么操劳,所以才将政事尽数托付于他,专心于战争和军事上,可怜王猛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,还是被李昂感动得不轻,就差没说出‘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’的话来。

  不过好在原波斯的两位相国虽说奸猾,可是在这治国上也算是好手,再加上因为母亲被害,而彻底忘记自己罗马人身份地安长胜在政事上所展露出来的天赋,总算不至于让王猛忙得焦头烂额。唯一让王猛不满的就是崔浩,明明能力不在他之下,却被李昂安排进了监察院,这国家刚刚建立,李昂的威名摆在那里,哪个官员敢触霉头找死,对王猛来说,崔浩的能力等同于是被浪费了,不过他又没有办法,只能看着崔浩逍遥。

  李昂迁都巴格达以后,附近的亚细亚小国都是望风而降,李昂甚至没有露出要对他们动手的意思,这些小国就主动要求内附,而李昂也是来者不拒,统统收归帐下,短短三个月里,疆域扩张了近一倍主要是现在的土耳其地区,在表面上,李昂现在所拥有的土地直接和希腊隔海相望,同时和犹太人相邻,让两国都是大为安心。

  就在李昂忙着将亚细亚归入版图,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也没有闲着,君士坦丁继续推行着他的基督教极端教义,将整个国家引向军国主义,同时加大了对马其顿地区的骚扰,海军亦频繁出动,威胁犹太国和希腊的海岸线,让大秦和希腊的联合舰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拉伯人渡海进攻埃及。

  埃及,作为大秦一百五十年前扶植的三大外族诸侯国,一直以来都在大秦的霸权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,埃及盛产粮食而且非常富庶,在罗马人称霸地中海的年代,埃及一直就是重要的赋税来源,不过在目前的局势下,罗马人取回埃及的可能不大,倒不如卖个便宜给阿拉伯人。

  由于一直生活在大秦的霸权庇护下,埃及人的军队是三大外族诸侯国中最差的,面对似狼群般的阿拉伯骑兵,埃及人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沦陷了,最后埃及王室侥幸逃脱,到了犹太国,在耶路撒冷参拜了秦陵以后,不做任何停留,便拼命赶往了巴格达,他们实在是被阿拉伯人给吓坏了,那些裹着白袍,挥舞弯刀,打仗时疯子般高呼‘真主万能’的伊斯兰骑兵实在过于凶残,他们以屠戮为乐趣。

  李昂收容了埃及王室,不过对他来说,目前他也无力应对阿拉伯人,先不说罗马人在一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