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
sp;“这可不好说。”林沫摸了摸自己的耳朵根。皇帝不是太上皇。钦天监测出来的那些个玩意儿,对他的影响并不大。他甚至不大信鬼神之说——毕竟这些东西让他与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不能相见相认。所以想要借钦天监来造势的人,首先就得自己先明白,他将来得承受着皇帝的怒火。谁会这么笨?

  他脑子里转过吴廉水的摸样,感觉牙根一冷,蓦地对水溶笑道:“许是好事呢。”

  是好事,不过不是对他们的好事。

  “是该立太子了。”皇帝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。

  立太子?!

  谁是太子?这个话题一直是朝野内外争论不休的话题。几个皇子都没有他们父辈、叔辈的气候,只拉拢了门客,并未有当年义忠老千岁、废太子之流能调动禁军的权势。因为这个,谁当太子,几乎就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。这是天家大事,纵然几个重臣明着暗着是有心里倾向的,然而却也不敢明着提出来,只怕稍有不慎,就要落人口实,一顶“妄图把持朝政”的帽子扣下来,谁都吃不消。

  更何况,现在情况已经明了了。

  宋家已经全线退让,“铁嘴”宋琪甚至都开始悄悄地倾向秦王。其实若不是宋家势大,这本来就是两个嫡皇子之间的争夺。两个人的王妃,一个姓吕,一个姓周,都是大家子出来的,不过吕家是将门,已经悄悄没落,周家却正兴旺着,周翰林还当了一年考官。因而齐王这个幼子看起来同哥哥也算平分秋色。然而比起儿子来,却逊了一筹——他没有嫡子。

  事实上,皇家的血脉,一向是衡量储君的一项标准。从这点看,几个皇子都做的不咋的。皇帝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,已经有了许多个孩子,除却早夭的,尚有七子两女。而他的皇孙们,却连除夕大宴时给他把皇家的那张大围桌凑齐都做不到。不过即便如此,有了嫡子的秦王还是占了上风。大家正等着看他们斗法呢,齐王的庶子把自己老子一辈子的前程给坑了进去。

  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了,然而水浮自己虽然心里有些小得意,却也没有表现出来。他清楚得很,父皇年富力壮,再活二十年不是问题。他又不是皇祖父这样老糊涂的,自己现在手上的牌连当年废太子的一半都还没到,自然不敢折腾出什么动静来。要是真让父皇猜忌了,传位给别人,他后悔也没有用。可见心知肚明归心知肚明,大家对立太子并没有多大的准备。尤其是皇帝经历过太上皇执政的末期兄弟相残的时候,对于过早定下太子人选的后果有详细的了解。就是皇后也以为,要立太子,得再等上两年。

  儿子当太子固然是好事,然而她却又如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担心着另外两个儿子。齐王不必说,水浮心里自然是忌惮他的。就连已经改姓林的老八,水浮好像都同他有不和。他即位以后,两个小儿子的日子怕是要不好。

  玉征文脸色发白地问皇帝是否要着手准备太子册封大典,皇帝笑道:“不着急,朕还没想明白呢。哪里能一蹴而就。”

  他这么一说,就连水浮的心都提了上来。

  “如今多事之秋,殿试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候,士子的水平干系着朝廷的未来。况且扶摇翁主好容易要走,咱们这儿来个册封大典,她若是想留下来看热闹呢?”和惠大长公主抿了一口茶,“礼部尚书是怎么当上尚书的?拍马屁都不会,我还当能当上一品大员的,都挺会琢磨圣意的。”

  林沫笑道:“公主可以往好里想,玉大人这么不知皇上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