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
行。不过,人家本来就是带着十二分的诚意(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说的)而来,又怎会对天朝皇帝赐下的俊杰挑三拣四?
偏偏赵姨娘还不识相,胡言『乱』语什么“这难道不是好事?宝哥儿不是要做凤凰去”,气得王夫人只恨不得要亲自动手打她一顿才好,又舍不下自己的脸面,倒和贾母一样病倒了。得亏得是探春去劝:“姨娘就少说两句罢。讨别人嫌对你有什么好处?你真以为就能轮得到环哥儿了?”堵上了她的嘴。
他们一筹莫展,连已经嫁为人『妇』的湘云来时,脸『色』都有些不好,宝玉是见不得女孩儿难过的,尤其湘云这么个爽快的,当即便道:“你们一个个地出了门,我一年能见你们几次?原想着,姐姐妹妹们去了别人家里,吃的好不好,住的好不好我全不知道,只留我一个在家里,又有什么意思。我先头就说,要我这么着,还不如剃了头当和尚的干净。现在又有什么不好?”
湘云哪里还忍得住,只恨自己已嫁为人『妇』,不能如当初一样肆无忌惮地骂他脑子是哪里出了问题,想起父母早逝,唯有贾母一心疼自己,年幼无知时,因为宝玉俊俏又温柔,还想过不一样的心思,连袭人教她给宝玉做鞋也不觉得她逾矩,反倒暗暗自喜,熬了夜赶着。现下嫁去了卫家,卫若兰也是个年轻俊秀的,她心里知足,却又暗暗惦记着宝玉,此时想着他此番去了,贾母等该多伤心,便再也忍不住,竟把幼时的称呼又搬了出来:“二哥哥既这么说,是我白白地担心一场了!”便扭头出去了。
只是她所能说话的人也有限。原来未嫁时,倒是时常来贾家玩的,黛玉还在的时候,两人倒经常睡在一块儿,一个心直口快,一个又时常使些小『性』儿,不过有些别扭了,又不一会儿便好了,继续『吟』诗作对。而后黛玉跟了她哥哥回去了,好在又来一个极其会照顾人的宝姐姐,只是现如今连宝姐姐也出门了。她想去找探春说话,只是听说探春在李纨那儿,还有贾兰在一边候着,心里一阵发堵,也就不打算去了。只想着二哥哥若走了,兰哥儿便是名正言顺的二房继承人了,大嫂子也不必如以往一样守在屋里一问三不知——到底已经嫁为人『妇』,这些个道理她还是懂。
思来想去,还是去见凤姐。
凤姐如今是安心当甩手掌柜,见了她来,先问她在卫家过得如何。湘云只拣好的说——就算说了不好的,难道贾家会替她出头不成,平白地得罪婆家。巧姐儿正是好玩的时候,见来了个年轻识字的姑姑,自然是缠着要背诗的,湘云也陪着玩了一会儿,只觉得心情舒爽了不少。
湘云也不是麻木的人,早前和贾母说话的时候就察觉到老太太虽说对凤姐淡淡的,心里还是喜爱她的,想着她来帮忙理家,只是她如今是外人了,不大好『插』嘴。也就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,又问平儿去了哪里。凤姐嘴一撇,冷哼道:“瞧她二『奶』『奶』去了。”
湘云瞠目结舌,这事过年的时候闹腾得动静太大了,连她都听说了不少,只是按她想的,以凤姐的『性』子,早把那尤二姐给解决了。怎的竟然真忍到了今日?
她们正说着呢,平儿已经回来了,瞧见了她:“史大姑娘……卫三『奶』『奶』来啦。”又悄悄地对凤姐使了个眼『色』,待凤姐点头后先对湘云笑了声,“瞧我,越发地没记『性』了,卫三『奶』『奶』倒还是老样子。”
“也不过才多久呢,哪能就变了样子。”湘云这么说。
“我记得那时候,三姑娘做东,起了个什么诗社,合着大嫂子来管我支银子,你那时�
偏偏赵姨娘还不识相,胡言『乱』语什么“这难道不是好事?宝哥儿不是要做凤凰去”,气得王夫人只恨不得要亲自动手打她一顿才好,又舍不下自己的脸面,倒和贾母一样病倒了。得亏得是探春去劝:“姨娘就少说两句罢。讨别人嫌对你有什么好处?你真以为就能轮得到环哥儿了?”堵上了她的嘴。
他们一筹莫展,连已经嫁为人『妇』的湘云来时,脸『色』都有些不好,宝玉是见不得女孩儿难过的,尤其湘云这么个爽快的,当即便道:“你们一个个地出了门,我一年能见你们几次?原想着,姐姐妹妹们去了别人家里,吃的好不好,住的好不好我全不知道,只留我一个在家里,又有什么意思。我先头就说,要我这么着,还不如剃了头当和尚的干净。现在又有什么不好?”
湘云哪里还忍得住,只恨自己已嫁为人『妇』,不能如当初一样肆无忌惮地骂他脑子是哪里出了问题,想起父母早逝,唯有贾母一心疼自己,年幼无知时,因为宝玉俊俏又温柔,还想过不一样的心思,连袭人教她给宝玉做鞋也不觉得她逾矩,反倒暗暗自喜,熬了夜赶着。现下嫁去了卫家,卫若兰也是个年轻俊秀的,她心里知足,却又暗暗惦记着宝玉,此时想着他此番去了,贾母等该多伤心,便再也忍不住,竟把幼时的称呼又搬了出来:“二哥哥既这么说,是我白白地担心一场了!”便扭头出去了。
只是她所能说话的人也有限。原来未嫁时,倒是时常来贾家玩的,黛玉还在的时候,两人倒经常睡在一块儿,一个心直口快,一个又时常使些小『性』儿,不过有些别扭了,又不一会儿便好了,继续『吟』诗作对。而后黛玉跟了她哥哥回去了,好在又来一个极其会照顾人的宝姐姐,只是现如今连宝姐姐也出门了。她想去找探春说话,只是听说探春在李纨那儿,还有贾兰在一边候着,心里一阵发堵,也就不打算去了。只想着二哥哥若走了,兰哥儿便是名正言顺的二房继承人了,大嫂子也不必如以往一样守在屋里一问三不知——到底已经嫁为人『妇』,这些个道理她还是懂。
思来想去,还是去见凤姐。
凤姐如今是安心当甩手掌柜,见了她来,先问她在卫家过得如何。湘云只拣好的说——就算说了不好的,难道贾家会替她出头不成,平白地得罪婆家。巧姐儿正是好玩的时候,见来了个年轻识字的姑姑,自然是缠着要背诗的,湘云也陪着玩了一会儿,只觉得心情舒爽了不少。
湘云也不是麻木的人,早前和贾母说话的时候就察觉到老太太虽说对凤姐淡淡的,心里还是喜爱她的,想着她来帮忙理家,只是她如今是外人了,不大好『插』嘴。也就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,又问平儿去了哪里。凤姐嘴一撇,冷哼道:“瞧她二『奶』『奶』去了。”
湘云瞠目结舌,这事过年的时候闹腾得动静太大了,连她都听说了不少,只是按她想的,以凤姐的『性』子,早把那尤二姐给解决了。怎的竟然真忍到了今日?
她们正说着呢,平儿已经回来了,瞧见了她:“史大姑娘……卫三『奶』『奶』来啦。”又悄悄地对凤姐使了个眼『色』,待凤姐点头后先对湘云笑了声,“瞧我,越发地没记『性』了,卫三『奶』『奶』倒还是老样子。”
“也不过才多久呢,哪能就变了样子。”湘云这么说。
“我记得那时候,三姑娘做东,起了个什么诗社,合着大嫂子来管我支银子,你那时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