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:天地之桥
�空中建造出这根缆绳——这也是第二个子计划中太空工厂的任务之一,除了建造宇宙飞船,还需要建造太空电梯的缆绳。

  计划是在250年完成整个‘天地之桥’计划,最迟不能拖到270年。

  虽然各项计划的制定都显得很是乐观,但最终还是给出了20年的缓和期——也没办法,毕竟一旦计划中的某个环节死活打通不了,停滞了,那就会让人类对这整个计划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。给了20年的缓和期,哪怕最终真的拖延了一段时间,也能有个说法。

  当太空电梯搭建成功后,也就是计划中的250年,人类刚好也拥有了5艘宇宙飞船。

  于是马不停蹄,立即开始第二项世纪工程——火星殖民。

  五艘大型宇宙飞船在建造时就没有考虑过要降落到地表的功能,它们将纯粹作为蓝星与火星之间的‘长途汽车’。人类先用太空电梯将物资与人员送到蓝星同步轨道,再从同步轨道搭载飞船直达火星。

  在到达火星后再搭乘降落用的飞船,直接朝着火星扔出去,等到达一个合适的高度时再通过反重力技术就能安全平稳的降落了。

  人类的火星殖民道路铺平,不仅铺平了,这还是一条高速公路。

  并且,到了250年,人类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应该也取得了突破,这解决了之后火星殖民的能源问题。

  这一系列的计划看着是挺完美的,就是突出了一个词:乐观。

  那是相当的乐观,仿佛一切科学技术的突破是有着进度条的,到时间了就能直接点亮。

  虽然是挺离谱的,不过这一票子的计划,在吴良看来倒是真的很有可能准时完成。

  不过最令吴良感到意外的是天空之城项目。

  这个项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过渡性的产物,等到太空电梯建成后就意义不大了。

  不过从各国目前的预设来看,天空之城项目明显并非只是搭建一个发射平台这么简单。蓝星各国,特别是核五国,对于天空之城的重视程度是完全不亚于其后的‘电梯’项目的。

  这是想干嘛呢?

  真就是特殊的奇观癖了?

  【叮——这是由于各国对于未来,准确来说是百年之后人类的活动区域的设想。在各国看来,当走向太空,并在整个太阳系殖民后,人类其实并不需要在各个星球的地表建设生活区域,完全可以采用天空城的方案,直接住在天上。】

  “噗嗤——”吴良忍不住笑出了声,道:“怕不是思想出了问题。住天上?现在都还在地上爬呢,就把自己当神仙了?”

  【叮——实际上这种考虑是合理的。整个太阳系内,适合在地表建设人类生活区的星球很少,大部分星球表面的环境相当恶劣,人类反重力技术发展的非常优秀,远超其他技术的水准,所以完全拥有住在天空的资本。至少在维护这块,住在天上反而更划算,前提是能源问题能够得到解决。目前各国倾向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。至少在他们看来,百年之后这项技术应该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面,类似天空城这样的大型生活区的能源问题反而不再是个问题。】

  【最重要的是行星改造需要时间的沉淀,人类目前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。所以人类对于殖民火星的第一座城市的建设方案,各国都倾向于建成天空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