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一二章:任建军死亡的疑点
��亡现场,既然任建军被抛尸了,那么,其他的人是谁,究竟有几个人看到了任建军的死亡过程?

  陆炎的心里还有一个大大的疑点,那就是任建军从白云酒店逃走之后到被发现死亡的这三天时间,到底去了什么地方,接触了什么人。

  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关键的线索,但是jing察只是匆匆忙忙下了一个自杀的结论之后就没有了下文。

  这就是任建军死亡的报告,不但草率,而且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。陆炎现在已经可以肯定,任建军一定是死于他杀,但是他想不明白的是,杀死任建军的人,为什么不把任建军沉尸在河里呢?既然有能力把尸体从船上扔到河岸,就有能力沉尸河底,这样更不容易被找到,如果在脚腕处绑上一块石头,自杀的解释也说得通。

  抛尸地点距离梧城市只有十余里,很容易就被人发现,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?

  陆炎前后思考了很久之后,得出一个结论:“杀死任建军的人,希望任建军的尸体被人发现。”这就能解释抛尸的地点在河边的这一点了。

  任建军的尸体为什么希望这么快被人发现呢?凡是杀人的人都知道,尸体找不到,就不能说这个人已经死亡,任建军的死亡对谁都是不利的,最好是无限期地失踪下去,才对凶手有利,对任建军本人也是有利的。

  陆炎想不明白这一点,恰恰这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,因为任建军死亡的暴露,对唐玉山等人也是不利的。这一点,假设在唐玉山就是幕后真凶的基础上。

  现在的证据只是任建军跟唐玉山来往密切,而且任建军跟唐玉山决裂之后,被调到纪委才出的事。虽然矛头的终点指向唐玉山,要拿到证据却很难很难。

  办案子依靠猜测是不行的,必须有证据,这些证据随着任建军的死亡,也掐断了所有的线索。

  陆炎虽然无意跟唐玉山作对,但是对杀死任建军的手段,他十分痛恨。凭着他跟任建军的那一点点友谊,能从纪委的手里把他救出来,已经是最大的报答了。要给任建军报仇,陆炎怕自己这辈子也无法翻过身来,就当任建军被诬陷的,最后他的冤屈得到了昭雪,但是恐怕陆炎的仕途也可以宣告结束了。他这样的性格在官场上混不下去,路见不平一声吼,那是江湖人的事情,陆炎如果这样做就彻底违反了官场的规矩。

  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,官场没有你这么玩的。

  陆炎看完关于任建军死亡案发现场的那份报告之后,长长叹了口气,心里的好多疑点也总算是解开了,也给自己提了个醒,让自己要时刻注意对方是不是还有什么后手,因为将任建军抛尸在别人能一眼看到的地方,本身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。

  其实陆炎的心里并不像赵景龙说的那样,为了给任建军的这个案子查清一个真相。即使是以前有那样的想法,但是现在的陆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而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,陆炎已经玩怕了,官场的黑幕不是靠他陆炎一个人就能揭得开的,一旦弄不好,将自己陷进去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。陆炎问赵景龙要卷宗,其实仅仅想知道任建军是怎么死的而已。而且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,虽然最后的结论有点让人匪夷所思,但是抛开这些,jing方的调查是还实事求是的,也比报纸上的报道更加详尽、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