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二六、九二七章 熟悉的身影
继海。

  刘老板露出了恍然的神色,马上说道:“我明白了,他改变了底款,又改变了露胎的瓷器,会让大家误以为是仿制品,这样一来即使有其他人上门,见到这样的瓷器,也不会收的!”

  李阳轻笑一声,道:“没错,他就是这个目的,等他走后,也有其他铲地皮的人上门来收宝贝的,但一见东西的样子,哪怕做的再精美,都放弃了!”

  九十年代初期,收藏算是刚刚起步,那时候可不像现在,有点年头的物件都有人收,在那个时候,只收精品。

  别说这些东西是民国仿了,就是清后期的仿制品,也很少有人收。

  那个时候,所谓的民国仿制品,不比现在景德镇出来的新玩意好哪去,对那时候搞收藏的人来说,民国和现在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价值。

  “奸商啊,真是奸商!”

  夏继海忍不住感叹道,做手脚把好东西变的像民国仿制品,断绝人家的、收购的路子,自己再来收的时候,因为很多人都不要,价钱上就便宜了,这主意实在太绝了。

  不过想做到这些也不容易,单单那两个配方就很不容易,更不用说在主人眼皮子底下做这些了。

  那两点改变,确实都有弊端,就是需要时间,印上去的东西,毕竟是印的,不可能和真的一样,需要最少一天的时间干涸才行。黄四海那时候做过手脚之后,都会对主人说个高价,等过两天就来收,让他们小心保管。

  因为知道物品贵重,主都会锁起来,正好给了他时间。

  还有很多人家对宝贝不重视,平时就根本没在意这些,哪怕看到了,都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
  至于过两天,黄四海肯定是不会出现的,他在等,等差不多后再回去收,那时候,可以用极低的价钱收到这些好宝贝,件件都是检漏。

  用这个方法,还真让他便宜收到了不少的好物件,可惜黄四海没能瞒天过海,最终他的把戏还是被人发现了。

  发现他这些手段的人就是何老,何老教训了黄四海一顿,之后黄四海再也不敢这么做了,两个配方也被他毁了。

  不过他已经用这方法做了好几年,这么长时间被他做过手脚的东西太多了,有些东西没能收购回来,或者原主人搬家什么的,渐渐的就流传了下来。

  随着民国仿制瓷器慢慢变的火热,这些东西又开始流入了市场,何老早几年就见过一件,特意当做故事讲给过李阳,所以李阳才知道这些。

  今天,李阳也遇到了这样的瓷器,和老爷子说的还真是一模一样。

  这个黄四海,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错,都二十年了,印上的款识没有任何的变化,不用酒精,只是用水压根就洗不掉,至于那浆糊胎,更是和民国瓷器一样。

  正因为这两点,让很多专家都能打眼,把这瓷器当成民国仿制品。

  毕竟鉴定师们看东西,都是稳字当先,有一点的不对,他们都不会当成是真的,更不用说这件瓷器带有两个典型的民国特征了。

  “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啊!”

  刘老板又感慨了一句,此时的他,对这件葫芦瓶的来历再也没有任何的怀疑。

  只不过一件好好的宝贝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