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私心
p; “他……他真的这样说?”吴文英手忙脚乱的将地图拿起来嚷嚷。
“是,他的确这样说,还说了自己推测的理由,虽然看似有些牵强,但却也并非信口开河,而且他还提到当初大理灭国之事,以此提醒我要让朝廷做好准备,以应对这件事带来的后果!”吴潜认真的点头。
“拿他究竟是依据何样的理由推测出这个结果?”吴文英将茶水浸透的地图挂到凉亭的栏杆上之后焦急的问。
吴潜既然说出口,也并没有太过隐瞒,将赵颀在书房所说的一番话大致讲述了一遍,然后满脸古怪的说:“觉翁你说,若他这番推测最后应验,你觉的该如何评价他的所作所为?”
“这……这……这也太神奇了,蒙哥今年的确年过半百,但生死谁人能断,若是真的应验,怕真的只能说是神仙点化……”吴文英结结巴巴的说。
“所以啊,听完他的话,老夫这半日一直心神不宁,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将他的推断说出去,因此几封书信和一份奏书,足足写了近两个时辰!”吴潜端着茶杯望着满园的青葱翠绿,眼神却似乎找不到任何焦点。
“履斋兄,若是蒙哥真的死在四川,蒙古肯定会因为争夺汗位而自乱,这的确和当初蒙古人进攻大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结局,若是我大宋能够趁这机会加强防备,下一次蒙古人再次入侵,我们也定然不会像眼下这般手足无措!”吴文英回过神来赶紧说。
“唉,说是这般说,他也这般提醒我,只可惜眼下朝堂被丁大全把持,我也无能为力,今后之事,恐怕更加难测!”吴潜叹气说。
“履斋兄太悲观了,到目前为止,赵大郎对蒙古目前的格局和动向推测的几乎毫无二致,因此这个推测虽然看似令人匪夷所思,但巴蜀地形险恶气候迥异于西北大漠,十万大军劳师远征,水土不服导致生病爆发瘟疫也并非不可能,我到认为他的这番推测非常合理!”
“觉翁也觉得蒙哥会死在四川?”吴潜惊讶的问。
“既然是推测,只要合情合理,那就有可能,而且不管蒙哥会不会死在四川,至少他的推理可以确定蒙古这次进攻四川应该不会太顺利,眼下你希望能够再次入主中枢,那么这就是一次绝好的机会,丁大全不通军务,不知四川形势,胡乱指挥之下必然错误百出,履斋兄可以再上一份奏书,提请与你亲近之人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,只要立下一些功劳,等蒙古人退走,履斋必然能在朝堂多一些支持……”
看吴潜有些犹豫的模样,吴文英接着劝说:“我知道履斋兄为人正直,但这种明知会有转机的大战,只要立下功劳必然官家不吝封赏,若是谁能够最终击退蒙古,恐怕又是封公封侯的功劳,死后追封一个王爵也并非不可能,此事万万不可犹豫,越快越好,不然等朝堂安排下来就晚了!”
“觉翁,你说若是老夫上奏自荐去怀远前线或者去增援四川如何?”吴潜突然冷不丁的问。
“啊?!”吴文英惊的脸色呆滞,半晌之后回过神来苦笑说,“履斋,你今年已经六十五岁,比之那蒙哥汗还年长一轮还多,眼下又正值炎炎夏日,一路舟马劳顿去几千里外,怕是这把老骨头扛不住啊!”
“身体老夫自感还不错,近些年虽然官场不顺,然而却是吃得好睡得好,若不是这次蒙古人突然入侵,我觉得即便是告老还乡也还能活个十年八年没有任何问题,老夫这一生虽然看似光鲜,但却近乎于一事无成,就用这把老骨头去前线率领将士与蒙古人厮杀一�
“是,他的确这样说,还说了自己推测的理由,虽然看似有些牵强,但却也并非信口开河,而且他还提到当初大理灭国之事,以此提醒我要让朝廷做好准备,以应对这件事带来的后果!”吴潜认真的点头。
“拿他究竟是依据何样的理由推测出这个结果?”吴文英将茶水浸透的地图挂到凉亭的栏杆上之后焦急的问。
吴潜既然说出口,也并没有太过隐瞒,将赵颀在书房所说的一番话大致讲述了一遍,然后满脸古怪的说:“觉翁你说,若他这番推测最后应验,你觉的该如何评价他的所作所为?”
“这……这……这也太神奇了,蒙哥今年的确年过半百,但生死谁人能断,若是真的应验,怕真的只能说是神仙点化……”吴文英结结巴巴的说。
“所以啊,听完他的话,老夫这半日一直心神不宁,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将他的推断说出去,因此几封书信和一份奏书,足足写了近两个时辰!”吴潜端着茶杯望着满园的青葱翠绿,眼神却似乎找不到任何焦点。
“履斋兄,若是蒙哥真的死在四川,蒙古肯定会因为争夺汗位而自乱,这的确和当初蒙古人进攻大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结局,若是我大宋能够趁这机会加强防备,下一次蒙古人再次入侵,我们也定然不会像眼下这般手足无措!”吴文英回过神来赶紧说。
“唉,说是这般说,他也这般提醒我,只可惜眼下朝堂被丁大全把持,我也无能为力,今后之事,恐怕更加难测!”吴潜叹气说。
“履斋兄太悲观了,到目前为止,赵大郎对蒙古目前的格局和动向推测的几乎毫无二致,因此这个推测虽然看似令人匪夷所思,但巴蜀地形险恶气候迥异于西北大漠,十万大军劳师远征,水土不服导致生病爆发瘟疫也并非不可能,我到认为他的这番推测非常合理!”
“觉翁也觉得蒙哥会死在四川?”吴潜惊讶的问。
“既然是推测,只要合情合理,那就有可能,而且不管蒙哥会不会死在四川,至少他的推理可以确定蒙古这次进攻四川应该不会太顺利,眼下你希望能够再次入主中枢,那么这就是一次绝好的机会,丁大全不通军务,不知四川形势,胡乱指挥之下必然错误百出,履斋兄可以再上一份奏书,提请与你亲近之人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,只要立下一些功劳,等蒙古人退走,履斋必然能在朝堂多一些支持……”
看吴潜有些犹豫的模样,吴文英接着劝说:“我知道履斋兄为人正直,但这种明知会有转机的大战,只要立下功劳必然官家不吝封赏,若是谁能够最终击退蒙古,恐怕又是封公封侯的功劳,死后追封一个王爵也并非不可能,此事万万不可犹豫,越快越好,不然等朝堂安排下来就晚了!”
“觉翁,你说若是老夫上奏自荐去怀远前线或者去增援四川如何?”吴潜突然冷不丁的问。
“啊?!”吴文英惊的脸色呆滞,半晌之后回过神来苦笑说,“履斋,你今年已经六十五岁,比之那蒙哥汗还年长一轮还多,眼下又正值炎炎夏日,一路舟马劳顿去几千里外,怕是这把老骨头扛不住啊!”
“身体老夫自感还不错,近些年虽然官场不顺,然而却是吃得好睡得好,若不是这次蒙古人突然入侵,我觉得即便是告老还乡也还能活个十年八年没有任何问题,老夫这一生虽然看似光鲜,但却近乎于一事无成,就用这把老骨头去前线率领将士与蒙古人厮杀一�